北京同仁医院,源自于美国卫理公会的援建。美国卫理公会(MethodistEpi

齐都都督 2025-05-04 06:43:12

北京同仁医院,源自于美国卫理公会的援建。

美国卫理公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又称美以美会。1870年,美以美会在崇文门内东侧兴建了教堂亚斯立堂(如今的崇文门教堂),它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教堂之一。

1873年,传教士Mary Porter Gamewell女士被美以美会派到中国,她来到北京,中文名冦慕贞。她在崇文门教堂(亚斯立堂)旁开设了一家医院。

当时,这家医院只是一个简易的诊所,医生只有冦慕贞一人,就诊的病人则以妇女儿童为主。1875年,冦慕贞向美以美会申请了部分资金,对原有医院进行了升级,维持到了1879年。

和这所医院同时兴建的,还有一家女子中学,这所学校当年和育英、贝满、汇文并称为京城的四大教会名校。后来慕贞女中更名为125中学,如今这里是汇文实验中学。

1885年秋,出生于上海、又在美国攻读过医学的美国传教士兰华德(Walter R. Lambuth)来到北京,将这座已经停办的诊所进行了整修,并于1886年重张营业。

此时医院更名为“同仁医院”,表示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

早年在北京开过医院的美国霍普金斯医生,打算对这所同仁医院投资,准备在东交民巷东口扩大其经营规模。然而,此时发生了义和团事件,所有准备好的建筑材料被焚烧殆尽。

义和团事件平息后,霍普金斯医生继续投资同仁医院,并且担任院长。后来的同仁医院落脚于今天的位置:东交民巷东口。

霍普金斯医生是一名有15年行医经验的眼科医生,因此他对于眼科非常重视。他在设备方面大量投资,用人方面则优先考虑眼科大夫,以此形成了同仁医院的特色。

上世纪初,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磨镜技术,中国人想要戴眼镜,要从美国订购镜片。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同仁医院于1906年成立了磨镜室。1910年扩充为制镜科,结束了老百姓配镜需要“海淘”的历史。

历经百余年发展,如今的同仁医院已经成为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

图为1903年,同仁医院中楼竣工后举行庆典活动,美国公使康格、清政府总理衙门代表等到场庆贺。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齐都都督

齐都都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