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练习,要对自己足够诚实

丹雪评瑜伽 2025-05-08 15:20:04
将近两周的时间,我的练习陷入泥潭,我完全没办法创造髋膝踝的空间(图片摄于上周,当时无心分享)。 我追求对自己的绝对诚实,这也相当于选择了一条极为难走的道路,因为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灵感并非每天都有,练习也并非一路进步的过程,无数次我被打回原形,这两周尤其。 我做好了最坏打算,除非得到辅助,否则我可能永远无法同时创造髋膝踝的关节间隙。好在,昨天突然对“外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这一认知极大扩展了我对体式结构理解的维度。 之前我在调整学生时,用双手调节学生的肩肘间隙和髋膝间隙,或者同时调整膝踝间隙,手下的感知告诉我,身体相邻的骨骼是互相配合、环环相扣的,但凡一根骨头的方向不对,都会导致其他骨头如多米诺骨牌般相继出错,也许用火车头和火车车厢比喻更为到位。 比如,屈膝时,当股骨头浮起来时,内膝的间隙就会丢失,原因是股骨头这个“火车头”开错了方向,股骨内侧末端和胫骨内侧顶端就会产生碰撞,外踝骨(腓骨末端)会扭向后方,距骨与胫骨就会产生扭切力,相当于一系列骨头都在用力较劲,但力不往一处使,无端产生“内耗”。 这个原理很好理解,所以上手引导骨头的“势”到正确方向就很容易。但自我练习却很难开展,我要如何才能在一个简单的屈膝动作中,理顺从髋到脚的骨头? 在我以往的练习中,比较关注脚和髋,但忽略了膝盖,即胫、腓骨和股骨之间的配合。我发现自己的膝盖和脚踝从来就没得到过训练(即有空间的训练),它们长期搁置的原因是我从来不使用它们。 胫骨和腓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我使用它们,我发现髋膝踝的联动才刚刚开始。

0 阅读:18
丹雪评瑜伽

丹雪评瑜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