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著名作家张恨水迎娶16岁徐文淑。洞房夜,他掀开红盖头,吓得大惊失色,

裂谷长河 2025-05-10 10:09:35

1913年,著名作家张恨水迎娶16岁徐文淑。洞房夜,他掀开红盖头,吓得大惊失色,叫了一声“妈呀”,连滚带爬夺门而出,一路狂奔逃跑了,坚决不肯圆房。没想到,竟让徐文淑独守空房40余年!   1913年,安徽潜山县城张灯结彩,老张家正在操办长子张恨水的婚事,这桩婚事是张母托媒人相中的徐家姑娘,据说姑娘贤惠本分相貌周正。   20岁的张恨水刚经历丧父之痛,作为家中长子不得不扛起养家重担,面对母亲张罗的包办婚姻,纵有千般不愿也只能点头。   成亲当天新郎官始终闷闷不乐,当宾客散尽红烛高烧,张恨水揭开红盖头时,眼前的新娘却让他倒吸凉气——这个名叫徐文淑的姑娘塌鼻梁厚嘴唇,与媒人夸赞的“清秀可人”判若两人。   血气方刚的青年甩袖夺门而出,深一脚浅一脚往村外狂奔,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被家人寻回。这场乌龙后来才弄明白,相亲那天媒人使了调包计,张母在戏院相中的其实是徐家表小姐。   木已成舟的张家只能劝张恨水认命,可青年才子实在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婚后不过三日,他便收拾行囊外出谋生,留下16岁的新妇独守空房。   徐文淑倒是个实心眼的好姑娘,她自知相貌平庸不得丈夫欢心,便默默侍奉公婆操持家务。   寒冬腊月给婆婆暖被窝,酷暑三伏给公公摇蒲扇,灶台前烟熏火燎也从不叫苦。张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逢年过节总要写信催儿子回家团圆。   张恨水拗不过老母哀求,每年除夕才不情不愿回趟家,徐文淑总把被褥晒得蓬松暖和,亲手做他最爱吃的腊味合蒸。   可这般体贴入微换来的,不过是丈夫礼节性的点头致意。两人同房时张恨水总是和衣而卧,天不亮就起身研墨写稿。   这般冷若冰霜的日子过了六七年,徐文淑先后诞下两个孩子却都夭折了,丧子之痛让她整宿整宿睡不着,清晨仍要强打精神操持家务。   倒是张恨水在外闯出了名堂,靠着写小说在北平置办宅院,偶尔寄回些银钱接济家用。   1925年,张恨水带着新娶的妾室胡秋霞衣锦还乡,徐文淑站在廊下看着丈夫给二太太扶轿帘,指甲掐进掌心都没觉出疼。   胡秋霞穿着时兴的阴丹士林旗袍,烫着波浪卷发,怀里抱着咿呀学语的女儿。徐文淑默默退回厨房,把刚炖好的鸡汤又添了把柴火。   要说张恨水对原配当真绝情倒也不尽然,他在北平购置的房产写了徐文淑名字,每月生活费从不短缺。   1931年迎娶第三房太太周南时,还特意把徐文淑接到北平同住。可这所谓的“同住”不过是另辟小院安置,三房太太各过各的日子。   徐文淑在北平学会了打麻将,闲来无事就和街坊太太们搓几圈。她总把赢来的钱换成时新料子,托人捎给老家婆婆做衣裳。   有次在胡同口遇见张恨水挽着周南散步,她赶紧闪身躲进杂货铺,直到那对璧人走远才敢出来。   抗战爆发后张家老小逃难到重庆,徐文淑主动留下看护北平宅院,守着满屋子红木家具和丈夫的手稿。   有汉奸想强占房产,这个温吞半辈子的女人突然发了狠,抄起菜刀守在门口三天三夜。后来还是张恨水辗转托人送来特别通行证,才把她接到重庆团聚。   1958年,徐文淑照例去邮局取汇款单,过马路时为躲避卡车摔倒在地。街坊邻居七手八脚把她抬回家时,发现屋里最值钱的物件是个樟木箱子,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张恨水所有著作,书页间还夹着当年那方褪色的红盖头。

消息传到北京时张恨水正在住院。他让秘书汇去安葬费,对着病房窗户发了一下午呆。暮色四合时忽然要纸笔,颤颤巍巍写下“徐文淑”三个字,泪水把墨迹晕染得模糊不清。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