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朝鲜战场上风雪交加,美军以坦克、飞机、重炮压境,中国是否出兵,

平南 2025-05-11 12:21:19

1950年10月,朝鲜战场上风雪交加,美军以坦克、飞机、重炮压境,中国是否出兵,所有人都在观望。

就在这时,彭德怀一纸手令递上“愿赴朝作战”,他没等命令批下来,自己已经把行李打包,甚至找人定做了一口棺材。

这不是戏,而是他对战争的判断、对国家的担当,他明白:真要打,就没人比他更合适,他没等命令,而是主动出击。

彭德怀的“勇”,不是嘴上说说,他一生几乎都在火线上拼命,早在1928年,平江起义打响。

他带着刚成立的红五军,一共才2500人,要去和三个国民党正规师周旋。

有人劝他再等等,说这样纯粹是送死,他没理,带兵出发,一路打游击,搞“声东击西”,最后居然硬是冲出了包围圈,还和井冈山的红军会师。

这一仗打出了名堂,毛泽东评价这场战役“点燃了湘鄂赣的革命火种”,当年那个湖南农民出身的彭德怀,就这么顶着压力硬干出一个局面。

等到1934年长征开始,红军被逼得走投无路,彭德怀是三军团总指挥,湘江战役就是他负责的。

当时敌人封锁了渡江的通道,中央机关还没过去,他带着部队硬打了四天三夜。

当时一个团长回忆,彭德怀亲自上阵,连手雷都自己扔,他胳膊被子弹打穿,血直流,他不下火线,说:“这口气咱咽不下去。”最后拼到伤亡过半,总算把人护送过去。

这一仗打得惨烈,三军团后来几乎打空了,可中央没丢,红军保住了命根子。

到了抗战时期,他带的是八路军第2纵队,1940年他策划了一场仗,叫“百团大战”。

这场仗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因为八路军那时候以游击战为主,很少这么集中兵力硬刚。

他调集105个团,瞄准的是日军最依赖的正太铁路,三个月里,炸铁路、打据点、歼敌2万多。

这一仗让全国上下都看到了八路军能打硬仗,也让日军的“不可战胜”神话破了,他说过一句话:“就是要让鬼子知道,这里不是随便撒野的地方。”

彭德怀最让人服气的,是他真不怕死,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他在会上直接说:“让我去。”没人反对。

可他不是带着荣耀走的。他说:“咱是打仗去,不是做客。”于是请人准备了一口棺材,随军带上。

到了朝鲜,他住的是地窖,吃的是咸菜,清川江战役时,38军被打得有点退缩,他一听火了,直接给军长下命令:“钉住!像钢钉一样钉住退路!”那一仗,美军一度被逼退到三八线。

这场仗之后,朝鲜人给他颁了“共和国英雄”勋章,他转头就交了出来,说:“是大家干的,不是我一个人。”

红军时期,中央派来了苏联顾问李德,作战方案全是照本宣科,他一看不对劲,就在战后骂了一句:“崽卖爷田心不痛。”这句话后来传遍了军中。

他知道会得罪人,但还是说,他说:“咱这仗是中国人在打,不能让外人瞎指挥。”后来他被边缘化,但没松口,他不怕没官做,只怕红军没命活。

更难得的是,彭德怀对士兵的感情从不打折,打仗时,他一再说:“不能搞人海战术,命是宝贵的。”他住兵营,吃大锅饭。

有一次,炊事班看他胃不好,特地给他做了“病号饭”,他一看就火了,直接把饭退了回去,说:“朱老总都吃大锅饭,我算哪根葱?”这事后来被传成典型,军队都知道,彭总讲究的是真平等。

1959年河南灾情严重,很多地方饿死人,他在办公室看完报告,掉头进了屋,关上门后就大哭。

他没跟人说什么,只是一夜没睡,把那封万言书写完,第二天就交了上去,建议调整政策,他说:“老百姓饿死,我是军人,我得管。”

他说得少,做得多,从年轻时冲锋陷阵,到后来的“为民请命”,彭德怀这一辈子,没想过退。

他连“彭大将军”的称号都不稀罕,抗美援朝回来后,他主动申请改名叫“英勇红军”,觉得一个人再大,也得是红军的一员。

他跟战士说:“要说将军,咱连名字都不是自己争来的。”

毛泽东两次亲手写诗送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不是恭维,是佩服。

周恩来说他“大兵团指挥水平,无人能及”,朱德说他“节俭到极致,做事认真”。但彭德怀从来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别拿我当神,我就是个老兵。”

他敢冲、敢说、敢抗、敢扛,这种“勇”不是血气,而是骨子里的底气。

他是那个年代最硬的男人,也是中国军人中最让人敬佩的一位。

参考资料: 《彭德怀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 阅读:28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