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忘不了84年的那一幕,二舅妈带着一群人,来我家帮着农忙的场景,正因为这个举

水笙的事呀 2025-05-12 07:49:41

我永远忘不了84年的那一幕,二舅妈带着一群人,来我家帮着农忙的场景,正因为这个举动,我母亲在奶奶家挺直了腰杆。 1984年,我十岁,妹妹才八岁,这一年,身体本来瘦弱的父亲病倒了。 他一躺在床上,可苦了我母亲,她忙完家务活,还要忙七亩庄稼地,忙完庄稼地,还要熬中药给父亲喝,整天忙得像陀螺。 我与妹妹都在上小学,而且岁数也小,帮不了她什么忙,顶多能帮着烧口饭,或者扫个地。 看着母亲这么辛苦,父亲于心不忍,有一次,母亲累的爬不起来,他拖着病弱的身子去奶奶家,让爷爷奶奶帮我家去稻田里打一下农药。 奶奶说: 我哪里有空啊?我自己都忙不过来呢,花生地里都是草,我跟你爸得去抓紧薅,要不就不长花生了。 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我父亲是老大,也是最老实最孝顺的一个。 听奶奶回绝,他也不敢争辩啥,只能怏怏回家躺在床上生闷气。 反而是贤惠的母亲劝他: 国伟啊,你别去找爸妈帮忙,我一个人忙得过来,事情来不及做,我就慢慢做,总有做完的时候。 我就是担心,马上要割稻子了,一旦天气不好的话,七亩稻子来不及收回来,会在地里发芽,如此一来,一季收成就泡汤。 父亲叹息: 桂兰啊,苦了你了,只怪我的身体不争气,不但帮不上你一点忙,还要拖累你与两个孩子,有时候我真想自己夜里睡觉睡过去算了。 母亲赶紧上去捂他的嘴,安慰父亲: 你不要胡思乱想,只要我们一家四口齐心协力,等小冬与小娥长大了,我们日子就好过了。 父亲双眼无神,随口答道: 但愿如此吧,但愿两个孩子都争气,我家不再遭人白眼。 我在堂屋听着父母的对话,心里酸酸的,同时又感觉很憋屈。 是的,我父母由于性格老实,加上父亲生病,在爷爷奶奶家,一直处于被排挤的位置。 我父母结婚分家,爷爷奶奶只给了他们一间土坯房,外带几平米的小灶间,屋顶都是稻草。 而二叔与小叔结婚,爷爷奶奶为他们分别准备了两间宽敞的瓦房。 父母心里虽然不得劲,但也没有表露出一分不快。 他们总想着,自己吃点亏,一大家子和和美美才是最重要的。 可我父母的大度,并没有换来爷爷奶奶他们的理解与歉意,反而认为他们好欺负,从而得寸进尺。 以前没有分田到户,啥话都好说,各家挣各家的工分,各家过各家的日子。 顶多爷爷奶奶帮着二婶小婶多带一会孩子,这也没什么了不起。 81年分田到户后,就体现出种种的不公平。 自从分田到户,爷爷奶奶就声称,他们岁数大了,没有力气再参加繁重劳动,把自己的三亩水地分给三个儿子,只留了一亩旱地种着玩儿。 而他们的衣食住行费用,由三个儿子平摊。 对于老人这个决定,我父亲和二叔小叔都没意见,认为他们操劳了一辈子,应该享享清福了。 其实爷爷奶奶那年才不过五十岁出头,正当年富力强时。 之后的几年里,爷爷奶奶并没有享清福,二叔家和小叔家,谁家有事只要一喊,他们立刻就去帮忙。 地里的农活忙不过来,爷爷奶奶分头行动,帮着二叔小叔锄草施肥打农药收割,样样活抢着干。 而我家呢,即使忙着了火,爷爷奶奶也装看不到。 那时我父亲还没生病,跟母亲两人勉强也能忙得过来。 因此,即使母亲心里不舒服,嘴里也没有说什么,轮到拿米拿油拿零用钱给爷爷奶奶时,也没有说一句攀比的话。 可是,1984年春,我父亲病倒了。 有一阵子,他经常喊累的慌,而且面部水肿,腰腹部疼痛,动不动就发热。 母亲心里发慌,连忙带着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父亲得了慢性肾炎。 这种病是好不了的,只能慢慢的煨中药调理,而且不能干重活。 这可苦了我母亲,仅仅只是几个月光景,心力交瘁下,就让她瘦了十多斤。 可我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象征性的来看我父亲一眼后,又正常过他们的日子去了。 父亲与母亲是很寒心的,可又能说什么呢? 不知不觉中,秋收秋种很快到来。 母亲愁得很,半夜里我都听到她在叹息,不停的在床上翻身。 我心里不好过,第二天早上我对母亲说: 妈妈,你不要着急,我已经10岁了,收割稻子我会,到时候我请假回来跟你一起忙。 母亲一听,着急喊: 小冬啊,你这孩子,咋有这种想法的?你给我好好去读书,家里的事不要你烦心,我自会想办法。 我心里嘀咕: 你要是能想到办法,就不会半夜睡不着觉了。 我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即使父母不答应,我也要回来参加农忙,我舍不得母亲太辛苦。 谁知,农忙那天,我家来了救星。(上集) 注:上集与下集5月12号已经全部发布,刷不到的话,请去我主页阅读。

0 阅读:56
水笙的事呀

水笙的事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