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村民老李临终前,将一件传家宝交给儿子李献功:“你保存好,关键时候还能

甜筒讲 2025-05-12 14:11:05

1996年,村民老李临终前,将一件传家宝交给儿子李献功:“你保存好,关键时候还能换点钱。”后来李献功做生意赔了钱,急着要卖掉这件传家宝还债,却险些酿成大祸。

1996年那会儿,老李眼瞅着自己要蹬腿儿了,一把拉住儿子李献功,神秘兮兮地递给他个传家宝:“小子,这个你得给我藏好了,将来哪天缺钱花,还能当个宝贝换俩子儿呢!”没想到啊,这李献功也是个倒霉蛋儿,下海经商结果浪花儿一拍,全赔进去了。为了还债,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琢磨着把老爹给的这宝贝给卖了,结果差点没惹出天大的乱子。

那时候,市场经济的大风刮得呼呼响,村里村外的人都跟着起哄要去做生意,结果一个个跟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就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索伦镇吧,也是这么一家子,被这股风一吹,命运轨迹都歪了。

老李临终前给李献功的,是从洮儿河边刨出来的一块儿金属牌子,金灿灿的,还不生锈,上面刻着一堆谁也看不懂的文字。李献功一开始也没当回事儿,心想不就是老爹的念想嘛,随手就扔地窖里了。可谁成想,他这生意一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牌子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手里拿着块牌子,满世界找买家,结果跟个无头苍蝇似的,愣是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值几个钱。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牌子上的字跟成吉思汗画像里的古文有点像,那叫一个激动啊,感觉自己家族复兴有望了!可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多了——一检测,这牌子48%是金,46%是银,虽然不是纯金,但也算是个宝贝疙瘩。

有个收藏家刘振春本来都想买了,结果眼瞅着交易要成了,却发现牌子上刻着一行小字“张字96号”,看起来像是考古编号。这一发现直接让买卖黄了,也让李献功对自己的宝贝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他鼓起勇气上了鉴宝节目,专家一看,说这牌子可能跟成吉思汗没啥关系,倒像是元代忽必烈那会儿的八思巴文圣旨牌,还是个国家一级文物呢!李献功正琢磨着要不要把这牌子熔了换点钱,刘振春及时出现,制止了一场差点发生的悲剧。

最后,李献功决定把牌子交给国家,还拿了5万块钱的补偿,不仅还了债,还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那块经历了不少波折的圣旨金牌,现在就躺在内蒙古大学博物馆里,成了研究元代文化的宝贝。李献功的故事啊,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普通人在财富和责任面前的那些纠结和觉醒。看来古人说得没错:“福祸相依啊!”

0 阅读:1
甜筒讲

甜筒讲

甜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