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核武器专家张宪义,带着全家叛逃美国!然而多年过去后,这个“叛徒”为何

甜筒讲 2025-05-12 14:12:54

1988年,核武器专家张宪义,带着全家叛逃美国!然而多年过去后,这个“叛徒”为何会受到一些人的称赞呢?

时间回到20世纪50年代,蒋介石退到台湾后,心心念念想靠核武器翻盘,重返大陆。可大陆那边原子弹一响,蒋氏父子立马就蔫儿了,没核武器的台湾,跟大陆硬碰硬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于是,他们琢磨着也得整个核计划,提升下战斗力。这不,张宪义这些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就被挑中,送去了美国深造,准备挑起大梁。

张宪义,这名儿听起来多正气凛然啊,结果后来却成了“叛徒”的代名词。他在台北陆军理工学院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还跟着以色列的大物理学家博格曼混过,跑去美国深造。可谁能想到,这哥们儿在美国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里泡久了,开始对台湾当局的专制腐败各种看不惯。这时候,美国中情局一看机会来了,赶紧给他递了个“入职邀请”。张宪义一合计,干脆就投了敌——这可不是因为钱或者怕事儿,而是他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对现状失望透顶,对未来满怀憧憬,还想给自己的人生重新找个定位。1977年,张宪义溜达到了台湾,表面上还跟大伙儿一起捣鼓核计划,背地里呢,却跟美国搞起了“秘密情报”。到了1988年,这家伙干脆带着一家老小跑到美国去了,害得台湾花了大价钱搞的核计划直接泡汤。美国一看,立马派专家过去,咔嚓咔嚓,把设施都给拆了,之前的努力全没了。这事儿过了好些年,大家伙儿就开始琢磨了:张宪义这家伙到底是缺心眼儿呢,还是赶上那倒霉时代了?说不定,他那么做不是简单的“卖队友”,而是在烂摊子里头想喘口气呢。就像鲁迅说的那样,“天南海北的人,都跟我有那么点儿关系”。人呐,命运都是跟着时代走的。

如今咱们再瞅瞅这段往事,别光顾着说张宪义是“忠臣”还是“坏蛋”。他的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权力要是太嚣张,早晚得栽跟头;人嘛,有时候也是被逼无奈才做选择。瞅瞅历史,能明白现在咋回事;对人性多点儿理解,离真理就更近一步。

0 阅读:0
甜筒讲

甜筒讲

甜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