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李鸿章去英国访问,德国人给李鸿章推销马克沁机枪。当李鸿章第一次看到这款机枪的时候,他没有先问价钱,而是询问它一分钟能打多少子弹?
当时的李鸿章在来到英国的访问时,为什么在看到一把的机枪的时候竟然会先问道这把枪一分钟可以打多少子弹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晚清时代的中国因为长时间的闭关锁国的影响,就导致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
但是,此时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一件事情是,这时候的西方工业化发展的十分的迅速,而落后腐朽的晚清无论是在体制方面以及武器装备等各个领域都大幅度的落后于当时的西方国家。
而清政府闭关锁国所带来的危害就是两次鸦片战争让固步自封的朝廷认识到了自己与国际的差距。
这两次屈辱的鸦片战争让清政府充分的意识到了落后注定就要挨打,也让清政府的统治阶级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
此时的清政府就派出了当时我国的大臣李鸿章前往英国去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
当时的英国的马克沁发明了一款重机枪。这款重机枪基本实现全自动化,只要一次装填,就可以连续打出数百发子弹。
随着这款重机枪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世界各地很多国家的欢迎,因为这款重机枪与其他武器相比,这把枪的威力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
不过当时的马克沁发明这款机枪,也只是为了发家致富而已,之后在这款机枪实现量产之后,他就带着这把武器参加了当时的军事博览会。
而李鸿章也是参加了这场展览会,此时的马克沁在知道了李鸿章的到来之后,他觉得当时的清政府正在面临着战争的失利,所以清政府一定会大肆的购买。
此时的马克沁仔细地向李鸿章讲解着手中的这把机枪地特点和优势。
但是李鸿章却直接问道:“这把枪一分钟可以打多少的子弹。”
对方也回答:“最多的时候一分钟可以打六百发的子弹。”随后说着便装弹上膛,开枪演示给李鸿章看。
虽然这时的李鸿章在此之前听说过这把机枪的威力,但是当自己亲眼看到的时候,还是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
李鸿章又转念一想,此时的大清还是落后的火炮,大刀配鸟枪,李鸿章又一次体会到了两者的差距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像这样大威力的枪支能够运用到大清的军队上面,大清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的境地。
但是,此刻的李鸿章只能掏出自己全部钱以高额的价格买下一把重机枪,甚至于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李鸿章连子弹都买不起了。
回到国内的李鸿章还以为清政府能够比葫芦画瓢的制造出来像这样的重机枪,但是,以当时清政府的能力,就算把图纸给到他们,他们也研究不出来这把枪。
要强国必须先强军,当时的李鸿章也是深刻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李鸿章也是无可奈何的。
不过好在后来,我们国家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才把侵略者给击退,一步一步变得越来越强大起来。
现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摆脱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取之而来的是和平和发展。
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只有我们国家不断的强大,才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