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双枪老太婆”莫林被敌人抓捕,眼看就要被活埋。敌人问她:“你认识莫林吗?她长什么样子?”莫林心里一惊,心想也许我还有活命的机会。 莫林原名姚世瑞,1920年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过惯了大小姐生活的她,并没有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惯。在她十岁那年被家人送到学堂读书,那时候她的成绩很不错,也接收到了不少进步的思想。那个年代的女接受到教育的机会很少。所以她有超越同龄人的思维。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莫林意识到文人救国的方式并不适合她。于是她放弃了读书,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抗日之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熟练掌握了枪支,甚至可以双枪百发百中。在实战中她陆陆续续击毙了很多日本兵,她凭着双枪枪法成了当地人民的抗日英雄。老百姓对她连连称赞,还为她起了个外号-双枪老太婆。 在这之前,她报名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跟随组织共同抗日。她一心保家卫国,为国家而战斗。应组织要求,她被安排在了敌后斗争,最终在同志们的举手表决中,当上了武装队的政委。她的工作职责为处理军中大量的文件,还有组织的宣传工作。 显然这不是她所喜爱的工作,但为了组织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她对国家积极的爱国思想,感染着人们的思想,使人民的爱国情绪高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长期下来,她受不了了,因为她加入队伍的主要目的就是上阵杀敌,保卫国家。做文职工作不是她想要的,于是她找到了领导,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有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 领导驳回了她的诉求,因为想要上阵杀敌并不是有心就行的,连枪都不会使如何上阵杀敌。她下定决心开始苦练枪法,但目前局势紧张,我们的军用设备紧缺,没有富裕的物资供她练习。但她并未放弃。她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弹弓,反复练习准度。很快她的右手枪法就能精准命中目标了,她又继续练习左手,左手竟练得比右手还快。 最终她的能力被领导看到便同意了她的请求,送她上了战场。就这样莫林成功来到了战场上。她的出色枪法惊呆了众人,组织见她的能力配了两把手枪给她,后来被组织培养成了狙击手。作为一个如此年轻的女狙击手,为了掩人耳目保护自己,她为自己的形象做了一些改变。头戴一个三角围巾,穿着老态。远处看不像二十多岁的女人而是像老当益壮的老太太。 她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击毙了不少的日军高官,很快就吸引了敌人的注意。日军想尽各种办法想要抓到她。 一次判断失误导致莫林落入了日军的陷阱,莫林心想这次要交代在这了。没想到日军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她双枪老太婆的下落,原来他们并不知道莫林就是双枪老太婆,莫林当即松了口气。在他们的认知里双枪老太婆一定是四五十岁的老太太,而不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 在知道自己的身份没有暴露后,她开始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即使受到了日军的严刑逼供她依旧没有说什么。她表示自己不认识什么老太婆,她的名字叫姚世瑞。没有达到目的的她被关进了狱中。既然没有情报可提供,那就拿她赚些钱吧。 莫林的父亲得知她被捕的消息后,他急忙找到了八路,想要与八路联合起来救出女儿。莫林父亲想起了日军身边的翻译官,之前他救过翻译官的命。所以她买通了这个翻译官,想让他将女儿救出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让八路军参与此事。他担心万一翻译官反水,不仅女儿救不出来,还会搭上女儿的命,好在最后翻译官将莫林送了出来。出狱后她养了一段时间的伤,又继续回到了战场上。 日军在看到这个曾经自己抓住的二十多岁的女人就是双枪老太婆时,仿佛要将他们气吐血了。最终在战士们和莫林的努力下,成功打败了这些日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国家也得以稳定。中国在日益强大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 莫林现已退休,她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欣欣向荣的景象。她和同志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正逐渐强大。她为我国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将英雄们铭记于心。
1944年12月,因为叛徒出卖,原抗联三路军特派员于天放被关押到日寇监狱。一天夜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