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的

金小姐很努力 2025-06-30 15:01:11
泡泡玛特涨了,泡泡玛特又跌了。 反正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庆幸地认为,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人是真的很难赚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20年我在竞业期阶段做过一个创业工作室,主要做新消费品牌的艺人合作和线上推广。那时候潮玩行业已经很红了。 小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eyes wide open在看市场上有没有新的赚钱机会。当时我的合伙人正好认识一个艺术圈资源不错的朋友,仨人合计了下,觉得我们既有新消费圈资源,又熟悉明星,如果能策划几个“明星*潮玩品牌”的IP,再定期联名艺术家做限量,应该会比从零开始孵化某个IP要容易。 说干就干:我们飞速拿到了一两个明星的衍生IP开发代理权,又很快通过FA熟人牵线,找到了对这类联名合作感兴趣的潜在买家(也算是当时声量不错的潮玩选手),第一个海外联名艺术家人选也有眉目了。 第一张百万级别💰的合同已经在草拟阶段了。 为啥后来没成呢?第一是临门一脚出了点小意外,客户本来觉得下一轮融资板上钉钉,但是21年接近年中,投资市场已经开始有冷却趋势了:蝴蝶效应落到我们这个案子上,就是客户决定先缓一缓,后面再说。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又接了个消费品项目。背景很好,但因为涉及供应链生产端的深水区,后来这个项目占用掉了我几乎全部的精力——但站在那个时间点上,我是盲目自信的。我只是觉得,潮玩项目先放一放,后面捡起来继续推就好了。 但实际上很多生意机会是没有“放一放”这个说法的。过去了就过去了。 不过现在复盘,就算当时我专心把这个项目做下去了,也不会有特别好的结果: 1️⃣ 用开了天眼的视角回看,大家都知道到了25年,这个市场上头部效应集中,只有一个巨头在赚钱; 2️⃣ 其次,我们当时看起来拿到了很多fancy的代理资源,但并不具备核心的供应链能力。所以就算真的落地,拿的也是代理策划的分佣收入(所以上大部分晒年入百万的,不要信[偷笑R]),但一旦IP出问题,作为代理方是要连坐的,其实风险不小。 3️⃣ 最后!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没有那么懂这行! 这种情况下,往往看到的好像都是机会,实际上是要被割韭菜的。这是这几年市场泡沫退潮后最大的感触。这个话题后面有机会详聊。

0 阅读:4
金小姐很努力

金小姐很努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