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女八路在老乡家养病,却被贪心的邻居告了密,很快日军包围了老乡家,可他们向女八路喊话时,屋里传来的却是男人的声音,日军狠狠地抽了邻居一巴掌,问道:“不是女八路吗?怎么变成男的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1年前后,抗战进入胶着期。 八路军女战士王金英因繁重的宣传工作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不幸患上严重的肺病,整夜咳嗽不止,身体极度虚弱。 部队领导异常关切,将仅有的珍贵抗生素都给了她,并决定安排她到安全地带静养。 选定的地方在日伪据点附近的村庄,表面危险实则便利。 既方便自己同志定期探访送药送粮,又不易引起敌人注意。 村里一位善良的李大娘主动收留了王金英,悉心照料。 平静的生活被一个无耻的邻居打破。 这人不务正业,偷偷投靠日军当了汉奸,靠告密换赏钱。 他偶然得知李大娘家住着位八路军女干部,立刻觉得发财机会来了,转身便向据点告密。 很快,一支由日伪军组成的十几人小部队杀气腾腾地扑向村庄。 万幸的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著名侦察英雄刘锡琨刚好进城送完情报,顺道来看望王金英。 刘锡琨身手不凡,胆大心细,是日伪军悬赏重金缉拿的目标,却总能巧妙脱身。 他刚把带来的药品食物放下,敏锐的职业习惯让他无意间瞥见院墙外有可疑人影一闪而过。 刘锡琨心头一紧:“不好,金英,我们被包围了!” 王金英立刻意识到事态危急,催促刘锡琨带着重要情报快走。 但刘锡琨果断摇头:“别急,我有办法!” 话音刚落,他已敏捷地翻出窗户,三两步攀上屋顶。 伏低身体向外一望,情况比预想的更糟:院子已被大批日伪军围得水泄不通,敌人正准备发动攻击。 刘锡琨毫不犹豫,闪电般抽出双枪,“砰!砰!” 两声枪响,院门前两个端着刺刀准备冲锋的鬼子应声倒下。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敌人阵脚大乱,纷纷趴地寻找掩体。 刘锡琨趁机高声怒吼:“老子是刘锡琨!识相的立刻滚蛋,否则一个不留!” 他的威名令敌人胆寒,攻势顿时受挫。 院外,带队的日军军官又惊又怒,一巴掌扇在告密汉奸脸上:“混蛋!你说只有一个病女人!怎么是刘锡琨?你进去看清楚!” 那汉奸被枪顶着,吓得浑身筛糠,只得硬着头皮颤巍巍地爬上墙头探头窥视。 就在他伸出脑袋的瞬间,“砰!”一声枪响! 屋内的王金英看得真切,抓住机会果断扣动扳机。 子弹精准命中汉奸眉心,这个叛徒当场毙命,栽下墙来。 院子外一片狼藉,死伤累累。 剩下的敌人惊魂未定,互相看了看,确认没有刘锡琨的踪迹后,一个伪军和一个完好的鬼子兵咬咬牙,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进去看看抓那个女八路交差。 两人小心翼翼地靠向屋门。伪军鼓起勇气猛地踹开房门! 门刚开一条缝,“砰!” 又一颗子弹呼啸而出,擦着他的胳膊飞过,血花四溅,伪军惨叫着滚倒在地。 紧跟着往里冲的鬼子兵来不及收势,结结实实迎面撞上王金英再次扣响扳机射出的子弹,胸口绽开血洞,当场毙命。 最后一个没受伤的伪军目睹此景,吓得魂飞魄散,哪还顾得上同伴,丢盔弃甲转身就跑,瞬间没了踪影。 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剧烈的交火和高度紧张耗尽了王金英本就虚弱的体力,她握着枪的手微微发抖,瘫倒在土炕上大口喘息,肺里如同火烧。 就在她心神稍有松懈之际,变故陡生! 一个先前被刘锡琨击伤倒在院门附近的日军伤兵,竟趁着混乱艰难地挪到了屋门口。 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八路的仇恨让他面目狰狞,他猛地用尽最后力气扑向门槛,摔进门内的同时,抬手就朝炕上模糊的身影开了一枪! 子弹“噗”地打在炕沿上,溅起木屑! 生死关头,王金英爆发出惊人的反应力,几乎在听到枪响的同时本能翻滚、举枪、瞄准——砰! 子弹精准命中目标,彻底结束了这场偷袭。 枪声刚停,院子外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 刘锡琨搬来的游击队援兵及时赶到了! 他们迅速将力竭的王金英背起来,转移到更安全的后方密营。 安顿好伤员后,游击队员们义愤填膺,趁着夜色顺手端掉了附近那个作恶的日军据点,狠狠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王金英得到了后方医院和乡亲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凭借顽强的意志,她奇迹般逐渐战胜了病魔。 康复后,这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女战士,以更加坚定的革命意志,重新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斗争中。 主要信源:(山东省档案馆——《鲁中抗战纪实》)(《八路军战史·山东卷》)
1941年,一女八路在老乡家养病,却被贪心的邻居告了密,很快日军包围了老乡家,可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04 12:59: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