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大将王树声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排队打饭,见一干部打了5份饭菜,顿感蹊跷。他上前询问原因,竟然被那干部怒目呵斥到:“关你什么事,闪一边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拍手叫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开国大将王树声,在军内享有崇高威望,从领袖到士兵无不敬重。 他一生功勋卓著,却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朴素本色,心里装的永远是国家和百姓,其严于律己的故事至今传颂。 王树声1905年生于湖北麻城。 早年是教书先生,受堂兄王幼安影响接触革命,1926年入党。 组织派他回麻城领导农运,面对包括亲舅公在内的地主势力,他立场坚定:“革命不分亲疏,剥削者就是敌人!” 地主勾结土匪镇压农运,王树声率农民自卫军在破寨岗血战三天三夜,最终击溃敌军,初显军事才能。 1928年,他率部创建黄麻革命根据地。 在反“围剿”中,他指挥部队屡建奇功,曾全歼敌34师。 1933年任红31军军长时,指挥一个师击退敌四个师进攻,展现卓越指挥艺术。 抗战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开展敌后游击战。 解放战争协助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1955年,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大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王树声身居要职(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却毫无官架子,坚持深入群众。 他常亲自去食堂排队打饭,认为这是联系基层的好机会。 1968年的一天,年过花甲的王树声照例在机关食堂排队。 队伍前方发生小骚动,原来一名小战士正拿着五个饭盒打饭,动作慢引起后面同志抱怨。 王树声上前和蔼询问:“小伙子,打这么多份,能吃完吗?” 小战士面红耳赤,低声说是给首长打的,问及哪位首长却支吾不肯说,匆匆离去。 王树声将此事记在心里,认为这不是小事,是脱离群众、搞特殊化的苗头。 几天后,他再次遇见该战士打多份饭,便悄悄跟随。 战士进入某干部办公室后,王树声推门而入。 面对惊愕的干部,王树声严肃批评:“革命队伍官兵一致,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让战士打饭还打多份,脱离群众,影响极坏!” 他语重心长讲传统、讲纪律,说得干部羞愧认错。 此事传开,机关内类似现象绝迹,王树声以实际行动刹住了不正之风。 王树声的严于律己更体现在对自身和家人的要求上。 他手握重权,却从不以权谋私。 任总军械部部长时,老家亲戚求他安排子女工作,被他严词拒绝:“权力是党和人民的,不是给自家谋利的!” 1972年儿子结婚,新房简陋,警卫员好心从单位借来桌椅布置,王树声发现后立即命令归还:“公家东西一丝一毫不能占!结婚是私事,更不能破例!” 他生活极其简朴,处处为国家着想。 国家配的专车,绝不许家人私用。 组织安排新住房,他因选址占菜地而拒绝,坚持换到山坡空地。 给他换新车,他坚持修旧车继续用,把新车让给更需要的单位。 长期的革命生涯透支了他的健康。 1973年确诊癌症后,他仍坚强乐观。 1974年1月7日,王树声大将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按其遗愿,骨灰安葬于他革命起步的湖北麻城烈士陵园,魂归故土,守望山河。 王树声大将的一生,是忠诚革命、浴血奋战的一生,更是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典范。 他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灯塔,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主要信源:(人民日报——《王树声大将的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开国将帅的故事》)
1968年,大将王树声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排队打饭,见一干部打了5份饭菜,顿感蹊跷。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05 13:28: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