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浙江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农,执意要挖开儿子的坟墓,任凭旁人如何劝阻都无济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7-14 13:14:34

1951年,浙江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农,执意要挖开儿子的坟墓,任凭旁人如何劝阻都无济于事。当棺木被撬开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消息源自:《宁波农民守护中共早期文献24年:衣冠冢里的红色秘密》2023-11-15 浙江日报】 1951年夏天,宁波霞浦镇的老农张爵谦拄着拐杖走进乡政府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弯腰驼背的老人要说的秘密,会让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他颤巍巍地从怀里摸出张发黄的照片:"同志,我儿子没死透,他还有东西要交给党。" 照片里穿长衫的年轻人叫张人亚,是老人的大儿子。24年前那个暴雨夜,这个在金银铺当学徒的年轻人突然回家,怀里抱着个油纸包。老人至今记得儿子当时说的话:"爹,这些东西比咱家祖坟还金贵,您得用命护着。"第二天鸡还没叫,儿子就消失在晨雾里,再没回来。 国民党清乡队来搜家那天,张爵谦正蹲在灶台边抽旱烟。听着皮靴声越来越近,他突然把烟杆往鞋底一磕:"老大死在外头了,明儿给他修坟!"这话把来搜查的官兵都唬住了——按当地风俗,新丧之家晦气重,当兵的扭头就走。其实老人早把油纸包藏进了房梁暗格,但总觉得不踏实。 "爹,咱真给哥修坟啊?"小儿子静茂蹲在门槛上发愁。老人往梁上一指:"修!还得修得风光,让全村人都知道。"第二天,父子俩抬着口空棺材上了山,里头悄悄放着个腌菜用的陶罐。罐子里那包文件,后来才知道是中共二大的原始党章——当时全国可能就剩这一份了。 守坟的日子比想象的长。静茂在坟边搭了草棚,逢人就说要给哥哥守孝三年。有天夜里刮大风,老人摸黑上山,看见儿子正用身子压着被掀开的棚顶。父子俩在雨里重新捆扎茅草时,静茂突然问:"爹,哥到底干啥的?"老人望着上海方向:"干大事的,跟戏文里岳元帅一样的大事。" 1951年挖开坟头那天,陶罐里的油纸还泛着光。北京来的专家手直发抖,轻轻展开那些发脆的纸张时,突然有人喊:"快看!《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张爵谦却退到人群后头,摸着石碑上儿子的名字念叨:"没弄丢,一样没少......" 直到2005年,党史研究员在莫斯科的档案里发现段记录:"张人亚同志,1932年病逝于赴苏区途中。"那年冬天,北仑档案馆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捐赠的搪瓷缸前站了很久。缸底磕着"张记"两个字——是当年金银铺学徒们统一的行头。工作人员后来才知道,这是张静茂,他临终前把哥哥唯一留下的物件也捐了。 现在霞浦镇的党史馆里,并排放着两件展品:泛黄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原始文本,和个锈迹斑斑的腌菜罐。玻璃柜前的解说词就一句话:"一个父亲守着儿子的坟,儿子守着党的根。"

0 阅读:118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