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华为和爱立信的事。两个字:恐怖!四个字:热血沸腾!
1987年,当任正非在深圳一间破旧仓库里创办华为时,爱立信已经是全球通信行业的“老大哥”。成立百年、业务遍布140多个国家,手里攥着全球近40%的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是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无数同行仰望的存在。那时的华为,咱们实事求是说,连给爱立信提鞋都不够格,爱立信都听说过华为。第一次去参加国际通信展,连个像样的展位都没有,只能在角落摆几张简陋的展板,被客户当成“皮包公司”。
到底华为怎么超过爱立信的?按理说爱立信遍布全球,华为基本没有机会才对吧?你们错了!还真有机会,被敏锐的华为逮到了!转折点藏在2000年前后的非洲草原上。
当时,爱立信太狂妄了,嫌非洲市场穷、利润低,只派少量人维持基本业务,设备出了故障,修不修、啥时候修全看心情,能敷衍就敷衍!但华为不一样,他们居然带着帐篷和发电机深入非洲腹地,基站建在战乱区,工程师冒着枪林弹雨维护设备,用人力扛着基站设备徒步几十公里,只为让当地村民能打通电话。有次尼日利亚遭遇洪水,爱立信的工程师迟迟不到,华为团队划着冲锋舟去抢修,3天就恢复了通信。自此,华为在非洲大陆站稳脚跟,提华为比爱立信好使!
另外,技术上的追赶上更心酸,更艰辛!爱立信靠着百年积累,在3G时代手握大量核心专利,华为只能从模仿开始,把爱立信的设备拆开研究,再一点点改进。2009年4G时代来临,爱立信仗着家底厚,对新技术的投入有些保守,而华为把每年营收的15%砸进研发,2013年一年就投入300多亿,相当于爱立信当年研发费用的1.5倍!不止这,华为员工比对方更拼,别人朝九晚五,他们常常通宵达旦,就为了在基站信号稳定性上多提升0.1个百分点。
真正的“超车”发生在2013年。那一年,华为营收第一次超过爱立信,达2390亿元。更关键的是,在4G基站的全球招标中,华为的设备比爱立信便宜20%,能耗却低15%,还能根据不同国家的地形定制化改造。比如在欧洲山区,爱立信的基站信号总被山脉挡住,华为专门研发了“波束赋形”技术,让信号绕开障碍物,一下子拿下了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订单。爱立信的高管在内部会议上第一次提到“华为威胁”时,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那个从中国来的‘小个子’,怎么突然跑到我们前面了?”
到了5G时代,这场较量彻底反转,华为再也不是那个小个子,而是让所有国际巨头包括爱立信仰视的存在。
2019年,华为的5G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爱立信被甩在身后。有次在英国的5G竞标中,爱立信的设备测试速度比华为慢了30%,英国电信最终选择了华为,理由是“他们的技术能让我们提前1年实现5G全覆盖”。此时的华为,已经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建了1500多个网络,而爱立信只能收缩战线,卖掉了手机业务,退出了多个低利润市场。
现在的华为已经是世界级科技巨头,通讯设备5G基站遍布世界各地,毫无疑问,华为是国产科技的门面,率先打破外资长期垄断高科技领域的壁垒!这离不开华为坚持走自主创新,每年砸千亿研发资金的成果!
当别人还在买办的时候,华为已经啃下技术硬骨头,手握无数个技术专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