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她连续在办公室睡了五个月,成功研制出了美国航母的克星,她就是令美国胆寒的女科学家杨屹!让我们向杨屹致敬!她才是我们应当追逐的明星!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巾帼英雄】杨屹:导弹快艇之母,成果让美军坐立不安) 1996年,当美国“独立号”和“尼米兹号”两艘航母大摇大摆地开进台湾海峡时,中国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憋屈,这是技术与实力上赤裸裸的差距。 然而一位年轻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撂下了狠话:“总有一天,美国航母再不敢来。12海里就是底线,谁都不能跨!”在当时听来这似乎是痴心妄想,谁也没想到,这位女子日后真为中国海军铸造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防线。 她叫杨屹,1970年出生在浙江,她家境优渥,父母也开明,从小就让她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别的小女孩喜欢钢琴绘画,她却偏爱摆弄船舶、飞机模型,骨子里就透着一股“硬核”气质。 她一步步进入知名大学的船舶工程专业。1992年大学毕业,杨屹没去待遇优厚的外企,反而一头扎进了某研究所。她的想法很简单:不想让国家再挨欺负。 可现实很快给了她一盆冷水。带她的指导老师一看分来个“小丫头片子”,打心底里有些疑虑,觉得搞舰艇设计这种苦差事,女同志干不长久。 杨屹没辩解,她把这些轻视和质疑全当成了动力。研究所接手一个舰艇的设计项目成了她证明自己的机会。那会儿条件差,整个办公室就一台“大头电脑”,为了不拖后腿,杨屹干脆捡起画笔,没日没夜地画图、计算。 在设计船舵时,她致力于攻克其中的关键难题——如何设计出性能最佳的船舵。为此,她一个人画了近百份图纸,尝试了各种方案,最终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算出了最优数据。 后来舰艇造出来,首次试航就一次性达标,海军军官们对这艘舰艇赞不绝口。指导老师这才彻底服气。年仅25岁的杨屹,也因此破格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 不过,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美军航母的挑衅深深刺痛了杨屹。她意识到,光有大船还不够,必须得有能让航母这种海上巨无霸不敢靠近的“杀手锏”。 她开始疯狂查阅资料,分析中国沿海复杂的地形。结论很明确:中国海军急需一种火力强大、速度快、隐身性好、耐波性高的小型舰艇。可问题也来了,这几个指标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 杨屹一头扎进了这个技术死胡同,设计了无数方案,却始终无法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就在她快把自己逼到极限时,同事看不下去,拉着她去香山散心。看着连绵的山峦,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劈中了她。 杨屹风景也顾不上看了,飞速跑回办公室,抓起笔就开始勾画演算。这一画就是一个通宵,当她看着天亮时画出的草图,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为了验证和完善这个方案,她干脆在办公室连着睡了五个月。 深秋,东海某海域一艘外形奇特的小艇如利箭般划破海面,随即喷出火舌。这艘貌不惊人、酷似渔船,却拥有雷霆火力的舰艇,正是杨屹呕心沥血的杰作——022型导弹快艇。 022的诞生,几乎重塑了中国海军的近海防御战术。它的航速高达50节,约合时速90公里,快到连鱼雷都追不上,防空导弹也很难锁定。更关键的是,小小的船体竟能塞下8枚鹰击-83反舰导弹。 试想,几十艘022导弹快艇像狼群一样从各个意想不到的角落高速冲出,在极短时间内向一个目标发射上百枚反舰导弹,就算是当时全球最强的美国海军,其防空系统也根本拦不住如此密集的打击。 022型导弹快艇很快被外界冠以“航母克星”的称号,成了美军眼中“非常忌惮”的海上杀手。有了它再想把航母开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就得先算算自己能不能扛得住“导弹雨”了。 杨屹用行动兑现了当年的誓言,2002年,她凭借此项研究,被授予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她并未就此停步,2011年,她又主动申请加入第六批亚丁湾护航编队,成为第一位随舰护航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从被轻视的“小丫头片子”,到让美军航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航母杀手”之母,杨屹的故事其实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真正的国家安全,靠的不是口号和决心,而由无数个杨屹不计得失、埋头苦干出来的硬核技术。
[太阳]她连续在办公室睡了五个月,成功研制出了美国航母的克星,她就是令美国胆寒的
韫晓生
2025-07-21 15:06: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