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江苏盐城射阳河千秋大桥施工现场,早起的工人们大吃一惊,前一天晚上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7-22 23:45:09

1994年5月,江苏盐城射阳河千秋大桥施工现场,早起的工人们大吃一惊,前一天晚上,刚用吊机往河中间插入的3根桥桩钢质护筒,居然踪迹全无。哪料,当施工队请来2名潜水员,查看水下情况时,吓得当场跑掉了。 射阳河,古代叫“潮河”,是条野性十足的天然河。在1957年那座由苏联专家指导修建的射阳河大闸建成之前,听老一辈人讲,那场面叫一个壮观,海里的海豚、鲨鱼,甚至鲸鱼,都会顺着潮水逆流而上,窜进河里撒野。 1994年的千秋大桥,对于射阳河两岸的百姓来说,意义非凡。它全长420多米,在1995年8月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靠渡船过河的历史。天堑变通途,这是几代人的梦想。 然而,就在这圆梦的过程中,怪事发生了。 1994年5月28日一大早,千秋大桥7号桥墩的施工现场,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工,结果所有人都愣住了。前一天傍晚,他们才用大型船吊,辛辛苦苦沉到河中心的三根桥桩钢质护筒,竟然不见了! 这护筒是干嘛的呢?就是先把它插到河床里,形成一个中空的钢桶,然后把里面的水抽干,工人在里面作业,浇筑混凝土桥墩。这玩意儿可不是小东西,一节就有一吨重,总共十节叠在一起,总重10吨,还用4根粗大的钢缆在四个方向上固定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家伙儿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被哪个不长眼的货船给撞了?可查来查去,那天晚上根本没有大船经过的记录。排除了人为因素和意外事故,所有人的目光,都只能投向那深不见底的、墨绿色的河水之下。 工程指挥部不敢怠慢,这可关系到大桥的百年大计。他们立刻从青岛请来了两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潜水员,来摸清水下的情况。 两位潜水员穿戴好笨重的设备,噗通一声跳入水中。岸上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大家等得有些焦急的时候,水面上突然冒出两个人影,正是那俩潜水员。他们疯了一样地往岸上爬,连设备都来不及完全脱下,两个人脸色惨白,嘴唇发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儿地摆手。等情绪稍微稳定了点,他们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就走,给多少钱都不干了。 后来,其中一位潜水员才透露了当时看到的情景:在原来护筒位置的东边大概20米处,河床上有一个直径5米、深不见底的巨型圆坑,坑壁极其光滑,像是被什么东西常年打磨过一样。而在这个大坑周围,还分布着十几个直径两米半左右的小坑,同样是坑壁光滑,深约三四米。那种景象,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巨大的恐惧让他们当场就决定,必须马上离开。 这下问题严重了。为了大桥的安全,必须搞清楚水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指挥部这次更慎重,直接请来了上海水产学院的四位教授,还有南京乌龙潭公园的一位龟鳖鼋类专家,组成了专家团。 专家们提取了水下坑洞的泥土样本进行分析,并结合潜水员的描述和当地的传说,给出了一个既科学又让人敬畏的解释。他们一致认为:水下确实存在大型水生动物,护筒的消失,跟它有直接关系。 专家解释说,很多大型水生动物,都有自己固定的洄游或活动路线,就像咱们人走路有固定的路线一样。施工队把一个10吨重的大家伙,正好插在了它的“必经之路”上。这就好比有人在你家门口放了块大石头,你肯定得想办法把它搬开。 有人可能会想,10吨重啊,什么动物有这么大力气?专家说,这恰恰是忽略了水的浮力。一个10吨重的物体,在水里受到的浮力是巨大的,它的实际重量和抗冲击能力会大大减弱。相反,水生动物在水里,却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举个例子,一条100公斤重的海豚,在水下可以产生将近1000公斤的冲击力。那如果水下的生物体型更大呢?它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那这东西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老鼋”?专家们没有给出百分之百的定论,毕竟没有亲眼见到。但他们给工程队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水下生物,绝对不会影响大桥日后的安全。因为这类动物有个共同的“惰性”,当它一两次清理障碍物没成功后(后来施工队加固了护筒),它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太“硬”,惹不起,以后就会绕着走了。 事实证明,专家们的判断是准确的。大桥建成至今,已经安然无恙地屹立了三十年。 然而,故事到这里还没完。建桥期间,“老鼋”频繁在工地附近浮出水面的事,惊动了一位高人——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的茗山法师。 大师认为,此物有灵,建桥虽然是利民的好事,但也确实打扰了它的清修。为了安抚生灵,也为了给这座桥和一方百姓祈福,茗山法师决定,就在老鼋经常出没、靠近那个神秘大坑的射阳河边,修建一座寺庙。 最初,寺庙取名为“静鼋寺”,意为让老鼋安静修行。后来根据宗教部门的建议,改名为“菩提寺”,如今的全称是“天福寺”。寺庙里还特意修了一个放生池,直接与射阳河相通,偏殿里还供奉着龙王的神位。茗山法师还亲笔写下了一副对联:“天命有常,禅师指路;福如射水,寿鼋永年。”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