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飞贼段云鹏落网,毛主席得知后,忍不住调侃道:“他不是号称‘飞贼’,会轻功吗?让他飞一个看看嘛!”
1950年代初,一个化名"张仁"的中年男子试图从香港入境广州。海关检查时发现,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夹层里藏着微型照相机、密码本和大量现金。经过指纹比对,此人正是被通缉多年的段云鹏。
段云鹏生于1904年,16岁时因家境贫困离开河北老家,先后在军阀部队和镖局谋生。1920年代末,他在天津结识了以偷盗闻名的李景华,跟随其学习攀爬技巧。李景华绰号"燕子李三",据当时报纸记载,此人擅长夜间潜入高楼作案,从未失手。
抗战爆发后,段云鹏曾在1940年潜入日军在北平的一处军官住所,盗走现金和军用物品。据日方档案显示,这次行动让占领军加强了重要区域的警戒。不过关于他曾闯入冈村宁次官邸的说法,目前尚未找到确切的历史记录。
1946年春,军统北平站通过中间人接触段云鹏,看中的是他在北平一带的人脉关系和行动能力。当年5月,段云鹏正式接受军统的任务安排,负责收集中共地下组织的情报。
从1946年到1949年,段云鹏参与了多起破坏活动。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47年冬天,他协助军统特务破获了中共北平地下电台,导致包括电台台长在内的12名地下党员被捕。这些党员后来大多被关押在北平监狱,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才重获自由。
1948年底,段云鹏接到暗杀任务。目标是主张和平解放北平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副总司令何思源。12月18日晚,段云鹏在何思源住所附近安放了炸药包。爆炸发生时何思源不在家,但炸死了他19岁的女儿何鲁丽,另有两名家属受重伤。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段云鹏跟随其他军统人员撤退到台湾。但他并未就此收手,1950年开始,他三次秘密返回大陆执行情报任务。每次都使用不同的假身份,通过香港中转进入广州或深圳。
公安部门很快掌握了段云鹏的行踪规律。1953年,他们在香港发展了一名代号"003"的线人,此人是段云鹏在台湾的联络员。通过这名线人,公安部门准确掌握了段云鹏下次入境的时间和路线。
1954年9月15日下午,化名"张仁"的段云鹏从香港搭乘轮船抵达广州港。刚走下船舷,就被早已等候的公安人员控制。搜查中发现,他此行计划在广州火车站和中山纪念堂安放爆炸装置,企图在国庆节期间制造混乱。
被捕后的段云鹏供认了参与的各种破坏活动,并提供了其他潜伏特务的线索。由于认罪态度较好,1955年他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免于死刑。段云鹏在监狱中表现良好,还担任过监狱图书管理员。
然而命运在1967年发生转折,当时正值特殊历史时期,段云鹏的案件被重新审理。鉴于他曾参与暗杀何思源等严重政治案件,法院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同年11月,段云鹏在北京被执行死刑,终年63岁。
段云鹏的人生轨迹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许多人的选择困境,从贫苦出身的青年到技艺高超的盗贼,再到参与政治暗杀的特务,每一次转折都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如果当初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许他的结局会完全不同。
无论一个人的技能多么出众,一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段云鹏的经历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选择比能力更重要,品格比技巧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