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在福建剿匪时,在山林中遇到了4个女学生,战士们好心为她们指路,谁知教导员却骂道:“她们4个,都不是好人!” 1950年福建三元县的山林间枪声不断,解放军261团进驻后发现,这里的匪患远比预想的复杂,除了土匪横行,还有一股神秘势力在暗中活动。 一天清晨,搜山的战士们在老虎山遇到4名女子时,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开端,女子们操着标准的北方口音,自称是南下的学生,可教导员张明义一听汇报就拍了桌子:"福建山区的妇女都梳发髻,哪来的短发女学生?她们4个都不是好人,必定是特务。" 果然当部队返回搜查时,草棚里只剩下一本撕去封面的密码本和几个空罐头,联想前两夜敌机在老虎山盘旋的情报,剿匪指挥部断定这是国民党保密局空投的特工小组,目标直指当地最大的匪首余大昆。 说起余大昆,三元县无人不知,其祖父余老虎在清末就占山为王,到余大昆这一代已是第四代土匪,可恨的是,他与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早有勾结,专门搜捕滞留的红军家属。 据后来查获的账本显示,每个年轻女眷被以500银角的价格卖往福州、厦门等地,三年间竟有87人遭此毒手。 正当剿匪部队准备收网时,意外发生了,县大队副队长王水仙突然失踪,随后传来消息,他带着一个班的民兵战士和详细的军事地图投靠了余大昆,原来王水仙早在半年前就被余大昆以3000银元和一座宅院收买,一直在等待时机。 这次叛变让剿匪行动陷入被动,余大昆得到情报后立即转移,还利用王水仙带去的军用地图设下埋伏,幸亏赤卫队员罗武朝及时发现端倪,向当剿匪部队提供了消息,才避免了更大损失,但是罗武朝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月17日夜,余大昆得知是罗武朝告的密,亲自带队袭击罗家,残忍罗武朝父子杀害,连13岁的小女儿也未能幸免,唯一逃脱的是19岁的儿媳陈顺娥,她连夜跑了30里山路到县城报信。 第二天,当剿匪部队赶到时,看到的是三具被砍下头颅的尸体和一片焦土。 这起惨案激起了民愤,在追悼会上,陈顺娥当众立誓要为夫报仇,随即被推举为妇女剿匪队长,她组织起300多名妇女,建立了覆盖17个村的联防哨网,每个村口都设有暗哨,用敲锣、放鞭炮等方式传递消息,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 民间的智慧在剿匪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柳城村的民兵们想出妙计,将鞭炮塞进汽油桶,在夜间制造机枪扫射的声音,这一招果然奏效,200多名准备偷袭的土匪被吓得仓皇逃窜。 还有村民自创了一套暗号系统,用不同的鸟叫声传递土匪动向,两小时内就能将消息传遍全县。 到11月初,参与搜山的群众已达数万人,他们手持锄头、扁担,配合正规部队形成天罗地网,余大昆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带人抢劫台江区公所的粮库。 就在余大昆冲在最前面时,埋伏的机枪手立即开枪将其拦腰打断,一代匪首就此毙命,死时还攥着一把沾血的银元。 余大昆的死讯传开后,残匪树倒猢狲散,但那4名女特务却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了,有村民后来报告,曾在清源寺看到4名操北方口音的年轻尼姑,但当部队赶到时,她们又不知去向,也有传言说她们化装成哑巴,嫁给了深山里的猎户。 这场历时8个月的剿匪战斗,共歼灭土匪120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800余支,67名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名被刻在下洋烈士陵园的石碑上,而那4名神秘女特务的真实身份和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1950年,解放军在福建剿匪时,在山林中遇到了4个女学生,战士们好心为她们指路,
乐山悦水闲情
2025-07-24 00:39: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