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给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施加压力都失败之后,美国现在把压力给到了俄罗斯的贸易伙伴。俄罗斯的贸易伙伴不多,除了独联体国家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我们,以及印度和土耳其。 俄罗斯的反应倒出奇平静。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轻描淡写地称此为“戏剧性威胁”,一副见怪不怪的淡定;梅德韦杰夫更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嘲讽特朗普玩的是“最后通牒游戏”。 这种从容背后有着坚实的底气支撑:在三年多的制裁对抗里,俄罗斯已悄然构建起一套具备韧性的“去美元化”网络。 如今其能源出口65%以人民币结算,粮食化肥等关键商品握有全球定价权,这些全是硬碰硬的反制筹码。 更妙的是,美国自己也有软肋——其30%的铀矿依赖俄罗斯供应,若真撕破脸加征关税,自家核电站都得先颤三颤。制裁犹如一把双刃剑,当其挥舞之时,究竟谁会感到疼痛,着实难以断言。 国际反应的分裂堪称教科书级别。乌克兰自然欢欣鼓舞,泽连斯基忙不迭致电特朗普表感谢,就差放鞭炮庆贺;但欧盟内部却弥漫着焦虑。 德国法国嘴上跟着谴责,心里却直打鼓:毕竟欧盟至今15%的天然气还得靠俄罗斯输送,二级制裁万一触发断供,欧洲寒冬可不好熬。 这种明暗不一的立场,暴露出美国盟友体系在利益面前的真实裂痕。耐人寻味的是,半年前美俄关系还画风迥异——2月普京刚热情喊话,要和美国联手开发西伯利亚稀土矿,甚至承诺每年对美供应200万吨铝。 特朗普当时也积极回应“愿访俄谈判”,一派和气生财。转眼间,稀土合作的热乎劲还没散,关税大刀就悬到头顶,这变脸速度连莫斯科都直呼“非常奇怪”。 特朗普的急转弯,国内政治算盘响得震耳欲聋。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等人早有联署提案之举,妄图鼓动对俄贸易伙伴征收高达500%的天价关税,而国会山中应和者众多。 特朗普既要洗刷“亲俄”嫌疑,又怕乌克兰重演“阿富汗溃败”让自己背上“软弱”骂名,索性祭出次级制裁这张牌。 但这种极限施压反倒让俄罗斯社会彻底清醒——最新民调显示,俄民众对特朗普好感度半年内从58%暴跌至28%,六成人认定美国“只想削弱俄罗斯”。 中俄的应对堪称默契二重奏。特朗普通牒发布同期,中方代表团直奔莫斯科签下多项投资协议,两国能源部门紧锣密鼓优化输油线路与本币结算机制。 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与中国的市场技术,正焊接成一条制裁难以熔断的链条。更深远的是,两国合作已悄然跃出贸易范畴:科研基金共享、联合国投票联动、北极航道开发等战略协作层层推进。 截至8月5日,距离最后期限只剩三天,无论普京是否按下停火键,美国此举已注定重塑三重格局:经济上,迫使新兴经济体加速摆脱美元依赖;外交上,揭穿“美国主导秩序”的单边本质;战略上,让中俄伙伴关系在压力淬炼中愈发致密。 二级制裁或许能短暂扰动贸易流,但大国关系的深层棋局,终究不靠恐吓落子。当印度顶着压力继续进口俄油,土耳其拒绝选边站队,中国稳步推进能源合作,这张美国试图收紧的网,其实早已被现实的针脚刺破。 素材来源: 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官方账号 2022-11-23 10:22
特朗普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给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施加压力都失败之后,美国现在把压
沈言论世界
2025-08-05 11:13: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