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危在旦夕,欧盟不再说谎承认停止对乌军援,俄这一次就是要全歼乌军主力。  

沈言论世界 2025-08-05 13:13:44

红军城危在旦夕,欧盟不再说谎承认停止对乌军援,俄这一次就是要全歼乌军主力。   欧盟这套决策机制,关键时刻真能急死人。博雷利离职后首次发声就曝出猛料:匈牙利凭一己之力卡住整个欧盟的军援管道,连对俄制裁续期都岌岌可危。   他一句“我们被卡住了”,把布鲁塞尔的外交瘫痪状态摊在阳光下。需要27国全体点头才能行动的规则,碰上欧尔班这种擅打“否决牌”的角色,简直成了俄罗斯的意外助攻。   更麻烦的是,想改规则就得动欧盟基本条约,眼前根本无解。难怪博雷利预言未来军援只能走“双边通道”,欧盟集体行动力遭遇信任危机——说好的团结抗俄呢?   战场上的天平在微妙倾斜。乌军三月突入库尔斯克曾短暂打乱俄军节奏,但眼下俄方凭借兵力优势重掌主动,东北边境五万大军压境,普京毫不掩饰要建立“缓冲区”的战略目标。   乌军近日反击炸毁克里米亚机场数架苏式战机、索契油库,这种敌后破袭战虽提振士气,却难扭转正面战场的消耗本质。   博雷利点出关键:俄方每月新增兵员四万以上,而乌方勉强过半;普京“不介意多打几年”,可乌克兰的人力池子眼见要见底。僵持表象下,时间或许不站在基辅这边。   俄军此番东北攻势,明摆着要榨干乌克兰最后一点战略弹性。五万部队沿苏梅至哈尔科夫一线展开,既牵制乌军驰援库尔斯克,更为夏季总攻埋下伏笔。   泽连斯基一面强调“任务完成”从库尔斯克后撤,一面向美俄喊话三方和谈,姿态背后尽是无奈。   普京的停火条件更透出强势:要求乌军停止征兵、北约切断武器输送,等于要对手自废武功。   特朗普虽高调推销“30天停火”,但俄方坚持雇佣兵不享战俘待遇、监督机制覆盖全战线等细节,谈判桌上照样寸步不让。   这种“以战逼和”的姿态,显然吃准了乌军持续作战能力正在透支。   西方援助体系此刻掉链子,堪称雪上加霜。欧盟66亿欧元冻结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大选年对乌拨款同样阻力重重。   博雷利发出灵魂拷问:“若美国撒手不管,欧洲愿不愿且能不能补上缺口?”答案恐怕不太乐观。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欧盟被迫转向双边援助,各国出钱出力必然参差不齐,既削弱支援效率,更助长俄方分而治之的心理预期。   连被寄予厚望的三千亿俄资产收益援乌计划,也因法律争议推进迟缓——乌克兰士兵在战壕里等弹药的时候,西方官僚还在会议室扯皮。   这场消耗战已演变成意志与制度的双重较量。表面看是坦克大炮的对轰,深层则是政治体系的耐力比拼。   俄方用“缓冲区”话术将攻势正当化,欧盟因制度缺陷自缚手脚,乌军靠敌后游击弥补火力差距,各方都在既定框架下极限运作。   但残酷的现实在于:战场僵局每延长一月,乌克兰就多流失数千青年,欧洲民众多一分援乌疲劳,而莫斯科却能借中朝物资输血维持战争机器。若无根本性破局,博雷利预言的“持久战”恐怕一语成谶。   解套的关键或在于跳出“全歼”与“死守”的零和思维。历史证明,围城战最惨烈的阶段往往发生在攻防双方都拒绝战略转圜之时。   当前俄军虽占优势,但要吞下乌东仍需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乌军急需喘息之机重整兵力;而欧盟更需要打破决策僵局,用替代方案绕开匈牙利障碍。   或许三方私下都有谈判试探,只是谁先眨眼的问题。毕竟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这话老套,但在顿涅茨克的战火中依旧闪着冷光。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官方账号 2025-03-20 19:05

0 阅读:0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