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这些养生要点一定要掌握

静静心意 2025-08-07 15:41:17
明日(8 月 7 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标志着秋天的开始。虽然立秋并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民间有 “秋后一伏,热死老牛” 的说法,提醒人们立秋后还有 “秋老虎” 的余威,但从这一天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的万物也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因此,立秋也是养生的重要节点,以下这些养生要点,你一定要知道。 防暑防凉,谨慎应对 “秋老虎” 立秋时往往还在 “三伏” 之内,暑湿之气未消,白天依然炎热。此时,防暑降温仍不可松懈,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早晚温差逐渐增大,又要注意防凉,避免贪凉饮冷、过度吹空调,以免寒邪入侵。建议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夜间睡眠时注意腹部保暖。 饮食遵循 “少辛增酸,滋阴润肺” 秋季与肺相对应,饮食应以 “减辛增酸” 为原则。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以免发散肺气,加重秋燥。可适当多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柚子、柠檬等,以收敛肺气。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耗气,而肺为 “娇脏”,喜润恶燥。因此,饮食上应注重滋阴润肺,多吃一些柔润的食物,如梨、荸荠、白萝卜、山药、莲藕、百合、杏仁、蜂蜜、银耳等。这些食物能养阴生津、润肺化燥。比如,将梨去皮去核后切块,与冰糖、银耳一起炖煮,制成梨汤饮用,清甜润肺;用百合与大米熬煮成百合粥,既美味又养生。 虽然民间有 “立秋贴秋膘” 的说法,但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条件改善,夏天也少有苦夏的经历,且很多人本身存在营养过剩、患有 “三高” 等问题,不宜盲目贴秋膘。对于形体偏瘦、食欲不佳或因慢性疾病出现营养不良者,可适当进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选择瘦肉、鱼虾、禽蛋、鸡肉、鸽肉、当归等偏温性的食品,慢补、平补,避免大温大热之品加重脾胃负担。 起居做到 “早睡早起,与鸡俱兴”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人体也应顺应这一变化,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能使肺气得以舒展,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一般建议晚上 9 - 10 点入睡,早晨 5 - 6 点起床,同时争取每天午睡半小时,以缓解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运动选择 “轻松平缓,微微出汗” 立秋后湿热仍未完全消退,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和阴津。中老年人更要注意运动强度,可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呼吸操等。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一早一晚,避免在太阳下暴晒,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0 阅读:11
静静心意

静静心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