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落单的志愿军飞行员被4架美国战机包围,经过一番搏杀后成功击落敌长机,自己也被迫跳伞。在空中降落时,他意外看到了敌军的降落伞,下意识的就拿出枪来准备射击…… 杨汉黄1929年出生在江苏启东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家里穷,1943年小学毕业后就被日伪军抓去干苦力,后来家人凑钱把他赎出来。抗战胜利那年,他16岁就参军,从新四军卫生员干起,负责抬伤员和简单包扎。解放战争时期,他跟着部队打过淮海战役,见过不少阵地转移的辛苦。1950年,部队从陆军里选飞行员,杨汉黄本来是体检医生,结果自己成了全团唯一合格的,去了南京复查通过,就这样转到空军。进了航校,他学飞米格-15那种喷气机,从基本起降练起,到编队飞行,花了好几个月时间适应高空操作。那时候训练条件简陋,跑道就是土路,飞机滑行时尘土飞扬,他飞了上百小时才算入门。 1952年,杨汉黄随空军第17师49团去朝鲜前线,主要是鸭绿江边境巡逻,防美军飞机偷袭。23岁那年,他第一次实战,就遇上四架F-86。编队飞着飞着,前头400米冒出敌影,他喊无线电进攻,但信号干扰没人听见,他就独自转弯冲进去。敌机围上来,他锁定领队长机,开炮击落它,敌机冒烟掉下去。剩下三架追他,他的机身中弹多处,警报响个不停,只能弹射跳伞。跳出舱外,风吹得眼睛睁不开,拉伞后看到红色东西,以为是敌伞,赶紧拔枪上膛瞄准,结果擦眼一看,是自己伞的外套被夕阳染红。落地后,朝鲜民兵巡逻队把他接走,他成了师里第一个完整生还的跳伞员,以前十个里有七个出事。 那次跳伞后,杨汉黄没闲着,三个月后在大同江上空又遇F4U敌机群。他兜圈子假装撤退,敌机去追别人,他绕到下面三炮打掉一架,飞机碎块掉江里。整个朝鲜战场,他击落两架美军飞机,飞了多次巡逻任务。战后部队调防东南沿海,他继续飞,对付国民党空军,十年里执行过不少拦截。杨汉黄飞过七种机型,总时长1200多小时,32年飞行生涯中遇险16次,都靠经验化解。比如一次发动机故障,他手动调整油门稳住飞机安全着陆。转海军航空兵后,他当上飞行勤务主任,管调度和维护,带年轻飞行员练基本机动。 杨汉黄的军旅路挺曲折,从陆军卫生员到空军飞行员,再到海军少将。1954年他从空军转海军,负责东海巡航,组织队伍防空。1988年晋升海军少将,当过北海舰队副参谋长,管后勤和训练。1990年离休后,他没闲下来,76岁学拼音上网,80岁用电脑打出18.8万字回忆录,叫《峰云浪迹》,2010年解放军出版社出书。书里记了从抗日到朝鲜的经历,陆战几十次,空战四次,全是亲身事,没添油加醋。青岛海军航空兵纪念馆放着他的手稿和老照片,还有飞行日记捐给航空学校,扉页上写云里找生路,坑里学走路。 杨汉黄的经历接地气,就跟普通人一步步爬上来似的。参军前穷小子,战场上靠胆子和技巧活下来。击落敌机那事,不是什么英雄光环,就是实战中抓机会。跳伞误认伞影,也显出当时紧张劲儿。晚年写书,敲键盘一个字一个字拼,挺费劲,但坚持下来。2018年纪录片《海空战歌》里,当年救他的朝鲜民兵上电视,说志愿军伞像种子,落地就生根。杨汉黄儿子捐日记,学校师生传看,激励新人。退伍老兵带孙子去馆里,指着展柜讲,落单也能飞高。
1952年,一名落单的志愿军飞行员被4架美国战机包围,经过一番搏杀后成功击落敌长
文山聊武器
2025-08-08 18:29: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