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狠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的徐达,为何能得以善终?一提到从南打到北最后统一天下的

鲁肃聊历史 2025-08-12 16:28:55

硬核狠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的徐达,为何能得以善终?一提到从南打到北最后统一天下的狠人,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朱元璋和他的淮西二十四将,他们骁勇善战,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 但在从南打到北最后问鼎天下的过程之中,朱元璋军功虽然闪耀,但更多的时候他的闪光点都是在于用人识人之上。 而他的身边有两员猛将,徐达和常遇春。这二人的军事能力极强,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说常遇春,他十分勇猛,敢打敢拼,是个狠人。但是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嗜杀,而且喜好杀俘,都说杀俘不祥,因此常遇春四十岁就因为突发恶疾死去了。 而另一位更为稳重的徐达,才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厉害人物。 先说一个有点“冷”的知识,徐达的后代,大多与皇室沾亲带故,因为徐达的女儿嫁的不是别人,而是朱棣。自明成祖起,凡大明皇帝,都会有徐家血脉。 这就是徐达很厉害的一个点,他不光有大将之才,还能慧眼识珠,懂得进退。单单就这一点,徐达就成为在朱元璋手下少数善终的勋贵。 其实,正常来说朱元璋不会动徐达,因为一开始徐达就是他留给自己儿子朱标最强有力的后盾。 其实早在行军打仗期间,朱元璋和徐达关系就很好,二人经常称兄道弟的,甚至是朱元璋当了皇上后,还有事没事喊徐达为“兄弟”。 建国之前,他先后参与镇江之战、平江围城。最后的攻克大都,也有他的身影。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朱元璋才能这么快建立明朝。 而这样的交情也值得朱元璋信任,建国之初,扫除北元那些余孽,大多数都是徐达干的。 由此可见徐达出色的军事能力,靠着自己的勇猛和运筹帷幄,北元余孽,没有几个人能在徐达的布局下走过几回合。 用一个更贴切的说法,同样是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对抗,徐达的定位就像是卫青之于汉武帝。 后来,徐达大胜归来,也没有居功自傲,反而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出风头收拢人心的事,他都交给皇帝朱元璋。 甚至当时大火的胡惟庸,人人都忙着跟他打好关系,但徐达根本不想“理他”,只因为他要让朱元璋放心。这就说徐达的生存之道,也是他为人处事得聪明之处。 最初的朱元璋算是好皇帝,但自从妻子儿子去世后就变了,再也没有人能够管得住朱元璋了。于是露出了自己狠戾的一面,杀的勋贵再起不能。 而徐达深知自己无法劝导朱元璋,只能保持沉默,明哲保身。而这,大概也是他能活到“最后”的原因。 1385年,徐达病逝。他病逝后,朱元璋十分伤心,后来,还下令追封他为为“中山王”。 他的一生十分精常,虽然话少但是心思缜密。前半生与朱元璋一起在马背上打天下,后半生谨言慎行得以善终。 对于下属来说,他是一个好将领,能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对于皇帝来说,他是一个好臣子,不结党营私只做忠诚。而这,大概也是他能不被朱元璋猜忌最大的原因。 参考资料: 《明史》 故宫博物院《徐达》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