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延长关税暂缓期后,中国一天内对加拿大连出三记“重拳” 8月12日,中国商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14 11:29:07

中美刚延长关税暂缓期后,中国一天内对加拿大连出三记“重拳” 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自8月14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贸易拉锯战。 早在2024年3月,加拿大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随后又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作为反制,中国当时就对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实施了100%关税制裁。 此次针对油菜籽的反制措施,直接击中了加拿大农业的要害。加拿大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生产国,而中国是其最大出口市场,每年交易额超过50亿加元。 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克里斯・戴维森坦言,这一措施让整个行业陷入恐慌,农民收入和产业链上下游都面临严重冲击。加拿大为了讨好美国,不仅未能换来关税豁免,反而遭到美国的“背刺”——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初对加拿大钢铁、铝和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导致加拿大陷入与中美两国的“双重贸易战”。 同一天,商务部还对原产于加拿大和日本的卤化丁基橡胶作出反倾销初裁,要求进口商缴纳26.2%至40.5%的保证金。这种用于轮胎制造和医药包装的关键材料,长期以来依赖进口。 中国国内产业指控加拿大企业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倾销,导致国内相关产业利润率下降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同样被列入制裁名单,但印度因进口量不足3%被终止调查。这一差异反映了中国反倾销调查的精准性——只针对实质性损害来源。 加拿大化工行业对此反应强烈,称这将影响其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而日本虽然未被单独点名,但作为全球橡胶技术强国,其企业在华市场份额可能因此缩水。 第三记重拳落在了豌豆淀粉上。商务部宣布自8月12日起对加拿大该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覆盖2024全年,并追溯至2021年的产业损害情况。 这一举措看似低调,实则瞄准了加拿大农业的另一个支柱。加拿大豌豆淀粉凭借成本优势,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从5%跃升至18%,严重挤压了山东、河南等地企业的生存空间。 国内申请人烟台双塔食品等六家企业联合提交的证据显示,加拿大产品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低15%-20%,导致国内产业开工率不足60%。这一调查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涉及粮食安全——豌豆淀粉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过度依赖进口可能威胁产业链稳定。 这三起反倾销措施并非随机选择,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组合拳”: 领域分散:涵盖农业、化工、食品三大领域,体现“不定领域”的反制特点;时间集中:在中美关税暂缓期延长的同一天实施,凸显“不定时”的威慑力;法律合规:所有措施均依据《反倾销条例》和WTO规则,确保程序正义。 这种非对称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精准打击对方关键产业,迫使对方重新评估贸易政策。正如路透社援引专家分析,中国的反制“将给加拿大政府带来额外压力,迫使其解决贸易摩擦”。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戴维・伊比就公开呼吁联邦政府“立刻改善对华关系”,直言追随美国的政策“完全事与愿违”。 加拿大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贸易困境:经济层面:油菜籽、橡胶、豌豆淀粉三大产业年出口额合计超80亿加元,反制措施可能导致相关行业产值缩水15%-20%; 政治层面:联邦政府面临地方压力,多个农业大省要求重新审视对华政策;国际层面:WTO规则是否被违反引发争议,但中国的反制措施均符合“实质损害”和“因果关系”要件。 这一事件对其他国家具有警示意义: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盲目追随美国对华加税,可能招致中国的精准反制。 加拿大并非没有出路。2025年初,加拿大与美国爆发贸易战,特朗普政府对其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而中国却在此时向加拿大伸出橄榄枝,提出在农产品、新能源等领域扩大合作。这种对比鲜明的态度,揭示了中国“合作共赢”与“对抗必损”的双重逻辑。 对于加拿大而言,明智的选择是摆脱对美国的盲目追随,重新评估中加经贸关系的战略价值。而中国的反制措施,本质上是在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为建立更加平衡的国际经贸关系划定红线。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持续。中国的三记重拳,既是对加拿大的警示,也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一次重申: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主义的贸易霸凌都将遭到坚决回击。 只有摒弃政治操弄,回归互利共赢,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0 阅读:311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