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荷兰ASML、韩国SK、美国格芯的高管群同时震动:中国新版《出口许可名录》把钨、钼、铟、镓、锗列入“排队拿货”清单。 说真的,这些金属看着不起眼,实则是高科技产品的“命根子”。 就说镓吧,全球95%的量都是中国产的,ASML那台能卖几亿一台的光刻机,镜头要想精准对准芯片的细微纹路,没镓根本不行; 你平时用手机刷视频、打语音,信号能稳稳定在满格,也得靠镓在里面起作用,要是没它,说不定在市区都能突然没信号。 锗也一样,现在跨洋开视频会很少卡,全靠光纤里掺的锗,要是缺了这东西,视频能卡到你以为自己在看幻灯片。 还有钨和钼,硬度比普通钢铁高多了。SK做晶圆切割的刀,格芯给芯片做封装用的材料,都得用这俩玩意儿; 尤其是导弹发动机喷管里用的高纯度钼粉,全世界能稳定供货的厂家没几家,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东西就像藏在电子产品里的“小骨架”,平时没人注意,可一旦断了供,再先进的设备也得趴窝。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上个月拜登政府刚嚷嚷着要查中国的传统芯片,说要阻止咱们在成熟制程上突破。 他们大概忘了,半导体这行从来不是一方能说了算的——美国总想着卡咱们芯片的脖子,却没料到造芯片的“底子材料”攥在咱们手里。 格芯的采购团队最清楚,去年他们从中国买的铟占了总用量的八成多。 铟这东西是做触摸屏的关键,不管是手机屏还是汽车导航屏,都得用它。 现在突然要“排队拿货”,光申请许可就得等两个月,生产线哪等得起?到时候库存用完了,导航屏可能得退回到十年前的黑白款,谁还愿意买? ASML的工程师连夜去查库存,结果越查心越慌——仓库里剩下的镓顶多够维持六周生产。 他们不是没想过找替代供应商,可镓这东西特殊,得从氧化铝生产的废料里提炼,中国企业早把提纯技术摸得透透的,其他国家想从头建生产线,没个三年根本下不来。 就跟当年美国豆农的大豆堆在仓库里发霉一样,这些高科技公司现在才发现,想找个能替代中国的供应商,根本没那么容易。 SK那边更乱,会议室里快吵翻了。更要命的是汽车芯片生产线,钼靶材的库存就剩三批了,新的出口许可申请还卡在“查最终用户”那一步,急得人直转圈。 这场景跟当年美国豆农看着大豆卖不出去的无奈劲儿,简直一模一样——只要上游的关键材料被掐住,下游再牛的技术也没用。 有意思的是,这些金属其实不是中国独有的。比如锗,美国的储量比中国还多,占了全球45%,可他们自己不开采,非要把矿脉保护起来,转头买中国加工好的成品。 现在好了,想买得排队,自己又没能力批量生产,只能干着急。欧盟喊了好几年要搞“关键原材料法案”,说2030年要实现40%的本土加工率,可眼下连10%都没到。 德国之前在萨克森州找锂矿,忙活了大半年,连个像样的矿脉都没见着,更别说提炼难度更高的镓和锗了。 这事儿比当年找氖气替代难多了——氖气好歹能从钢铁厂的废气里回收,镓和锗可没这么简单。 SK那边赶紧定了去北京的机票,想跟咱们这边沟通许可的事儿,就跟当年美国农业部长急急忙忙来中国求情一样。 格芯则跑去跟美国政府磨嘴皮子,想让他们放宽对中国稀土加工设备的出口限制——毕竟就算手里有矿,没有加工设备也炼不出能用的金属,纯属白搭。 等天亮了,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在聊这事儿。就跟大豆贸易战改变了全球农产品的格局一样,这次稀有金属管制说不定要让高科技产业链变个大样。 那些之前总想着卡咱们脖子的企业,现在才发现,基础材料握在别人手里,再先进的技术也没法施展。 美国农民当年丢的是大豆订单,可这些科技公司要是真断了材料,整条生产线都得停,那损失可比大豆大多了。 毕竟现在芯片比大豆金贵多了,谁能控制住“工业维生素”的供应,谁就攥住了高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凌晨三点,荷兰ASML、韩国SK、美国格芯的高管群同时震动:中国新版《出口许可名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04 18:46:06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