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结束,莫迪像变了一个人,临走前特地发文感谢中国 他说访问"富有成效",能在多国面前阐述印度立场,还特别感谢中方成功举办上合峰会——要知道,就在半年前,印度还在四方安全对话里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眉来眼去,如今却在公开场合给足中国面子,这转变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这背后藏着一本明明白白的经济账。上合组织今年在天津峰会上放出的合作清单里,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这些新兴领域全是印度急需的发展资源。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已经超400亿美元,从5G基站到数字医疗平台,从风电场到水电站,这些实打实的项目正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最缺的东西。尤其特朗普政府今年给印度商品加征了两轮关税,总税率飙到50%,把印度对美出口堵得死死的,这时候中国市场和上合组织的合作渠道,就成了莫迪不得不抓的救命稻草。 8月31日那场会面里,中方提出的"龙象共舞"其实说到了莫迪的心坎上。他当场就接话,说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这话要是放在加勒万河谷事件刚发生那会儿,简直不敢想象。 现在印度边境协议稳步推进,朝圣路线重启,贸易谈判也在回暖,这些都让莫迪明白,跟中国搞对抗没好处。 全球经济本来就不稳,印度自己的制造业复苏还得靠中国的产业链支持,这种时候再端着架子,受损的只能是印度自己的钱包。所以莫迪这声感谢,既是给中国听的,也是说给国内工商界看的——合作才有饭吃。 莫迪离开天津前的另一个举动更耐人寻味——直接坐上普京的专车,关起门来聊了50分钟,之后还搞了场双边会谈,明着说要"共同应对美国的挑战和威胁"。这场景跟年初美印还在军演时的热络对比鲜明,等于把印度的外交转向摆到了台面上。 要说清楚这50分钟的分量,得看看美国最近对印度做了啥。特朗普不仅多次打电话被莫迪晾着,还因为印度不肯停购俄罗斯石油,就给印度产品加征额外关税,甚至放话要取消秋季访印行程。这种把盟友当提款机的做法,让莫迪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 而俄罗斯这边呢,不仅稳稳供应着印度急需的能源,还在军事技术、经贸合作上给足了诚意。印度心里跟明镜似的,在俄乌冲突僵持不下的时候,抱紧俄罗斯这条大腿,既能拿到实惠,又能在对美谈判时多张底牌。 两人在专车里聊的大概率不只是客套话。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已经让俄罗斯尝到了甜头,而印度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继续买俄石油不仅价格划算,还能用本币结算绕过美元限制,这对被美国关税卡脖子的印度来说太重要了。 更关键的是俄印都面临美国在战略空间上的挤压,俄罗斯要应对北约东扩,印度要在印太地区保持自主,这种共同的安全需求让两个国家越走越近。莫迪敢公开说要"共同应对美国挑战",等于向华盛顿放出明确信号:别逼太狠,印度有退路。 现在看来,莫迪不是变了个人,而是终于想明白了印度的生存之道。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下,他这套"左右逢源"的把戏玩得确实溜——既不彻底撕破脸退出四方安全对话,又在上海合作组织里跟中俄打得火热;嘴上说着"印中是伙伴",实际行动上却在军事领域继续保持警惕。这种微妙的平衡,恰恰是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美国想把印度绑上印太战略的战车对付中国,可莫迪心里清楚,印度的经济复苏经不起这种选边站的消耗。上合组织提供的合作平台多实在啊——数字经济论坛上一口气签十几个项目,从跨境电商到智慧城市,这些都是能直接拉动就业的好生意。 跟俄罗斯深化经贸合作,能源、军工、制造业全不落空,这种实打实的利益,比美国画的"民主同盟"大饼靠谱多了。 莫迪的转变其实也反映了当下很多国家的心态:谁都不想当大国博弈的棋子。美国加征关税、俄罗斯提供能源、中国带来市场,印度自然会算清这笔账。 他在峰会上说"共识远大于分歧",既是说给中国听的,也是说给全世界看的——印度要走自己的路。这种在大国之间走钢丝的外交策略,虽然看着左右摇摆,却实实在在维护了印度的利益。毕竟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里,能拿到真金白银的合作,比空喊口号的同盟靠谱得多。 现在特朗普估计也看明白了,想让印度当马前卒,没那么容易。莫迪不是变了,只是学会了在大国的夹缝里,把印度的利益最大化——这大概就是小国的生存哲学,也是多极化世界里最真实的写照。
访华结束,莫迪像变了一个人,临走前特地发文感谢中国 他说访问"富有成效",能在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04 10:46: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