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特斯拉这种我一觉睡醒,它官网默默上新的事,咱们国内这边车企客观来说还真不太好学(卷成啥样你我都懂)。今天去亲自体验了Model YL,重点是二排和三排的乘坐情况。
空间奢侈是不现实的,跟国产的很多竞品去比空间或者配置、舒适性更不现实。但我175cm身高不论是第二排还是第三排乘坐都没问题,甚至第三排让我坐个几小时长途也可以接受。
这种“克制”的设计到底适合谁?同级还有理想i8呢。举例子,要是我一家三口这种小家庭选特斯拉YL,那完全是奔着当台大四座SUV去用的,第三排放倒以后纯平再拉些行李,自行车什么的,额外应急情况坐6人,那第三排反倒成了附送的加分项。真要有六座刚需、高频次三排使用的,那肯定是不建议YL,自主品牌可选的太多了。
「克制」、「可以接受」,既然前面用了这两个看起来幸福感不高的词,为啥不直接选同类各方面可能更好的竞品?
我认为第一,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在他眼里这是件“美国潮品”。换句话说你可以不100%走实用路线,但你有范儿。现在大家喜欢聊为“情绪价值”买单这种行为,那么你家火箭上天了,你家CEO是“钢铁侠”,等等这些是不是一种“情绪价值”呢?当然算。消费本质来看,其实大多不只是为 “物品本身” 买单,这事从商品经济诞生起就没变过。买一件百来块的衣服看品牌,可能是这个品牌的设计理念、环保主张或是文化表达戳中了你,这种 “被理解”“被认同” 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有人愿意为咖啡馆的安静氛围多付几块钱,为一本书的作者亲笔签名多花几十块,这些都不是单纯看 “配置” 或 “性价比”。
第二,对于喜欢驾驶的人来说,特斯拉的调校确实就是操控很棒的那一类,哪怕现在加长了,为国内市场妥协了,底盘调软了,但它这种基因还会在的,简单说还是俩字:好开。基于那这部分人“犯贱”的臀部,并不一定buy那种纯舒适化调校的底盘。
第三,老生常谈的那句:我不知道买啥车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去选特斯拉。极简设计语言和成熟的三电系统,对于这些人来说会认为“跟风”是安全且不需要承担什么试错成本的。
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千人千面,不同的车适合不同的人。我可能会极力推荐你去买理想i8那样的车,也可能会极力推荐另一位朋友去买特斯拉Model YL。特斯拉ModelYL正式发布 大v聊车 特斯拉Mode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