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巴68年的友谊喂了狗。   2025年

芸霄记史 2025-08-25 10:24:11

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巴68年的友谊喂了狗。   2025年7月,巴拉圭总统培尼亚在阿松森投资论坛现场公开表示,要邀请赖清德访巴,庆祝和台湾68年的“友好”。这一下全球舆论哗然,尤其是巴拉圭的农业圈和出口企业,更是彻底慌了。   毕竟对巴拉圭来说,大豆和牛肉是经济命脉,去年光是跟中国的贸易额就超过了45亿美元,近八成的大豆、六成的牛肉都得靠卖给中国养家糊口,更别提巴拉圭国内滞销的500万吨大豆还堆在仓库里,农民连夜递请愿信,希望政府少折腾,稳一稳中巴关系。   但培尼亚挑这个节骨眼倒向台湾,不仅直接让中国外交部发声警告,还让人大呼看不懂,中国很快重申一中原则,提醒巴拉圭好自为之。   立陶宛的例子还摆在眼前,几年前那边给台湾开了代表处,结果对华出口腰斩,工厂关门,失业爆发,要是真跟中国闹崩,这几百万吨的货还能往哪儿销?农产品积压,恐怕连饭都难吃饱。   巴拉圭政府其实也清楚自己经济有多依赖中国,但培尼亚还是想借和台湾“联手”,原因竟是因为台湾承诺的援助说起来有三千万美元,但能到手多少,谁心里都明白,更别说援助得捆着条件,签合同、买农产品,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是大打折扣。   美国在赖清德过境上说一套做一套,只准去达拉斯,不让踏进纽约。委内瑞拉直接断交,表示坚决反制巴拉圭的决定,南美邻国很多都三缄其口,但跟中国继续做生意毫不含糊,巴拉圭一下成了区域里的“孤家寡人”,圈子越混越小。   8月,局面进一步恶化,中国持续压力,外交部直接点巴拉圭名字,敦促重新权衡利弊。紧接着巴拉圭驱赶了中国大使馆人员徐伟,理由是他“干预内政”,赖清德临时取消了行程,台湾低调宣布没海外计划,外头风不好,谁都知道是被堵住了路。   经济上的后果马上显现,大豆牛肉出口对华审查变严,部分订单缩水,库存压力全都落在农民和企业头上。不少工厂开始减产,去年此时的工作岗位,如今不少巴拉圭人只能在家干瞪眼。   相反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秘鲁的钱凯港项目成了中拉合作的典型,周边国家都在琢磨怎么加深中国合作,只有巴拉圭孤注一掷,本想换点外交筹码,却一步走错,挤出了主流合作圈。   培尼亚的决定让自己在党内也很难做,公众支持度下滑明显,内部已经开始有反对声,巴拉圭当下的选择像极了当年的立陶宛,短虑自损,眼前捞点“好处”但长远吃亏。   大家觉得巴拉圭接下来会怎么做,能挺多久?欢迎一起发表看法讨论。

0 阅读:485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