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支棱起来了!《印度时报》报道说, 印度外交部长贾伊尚卡尔(苏杰生)在回应(欧洲)怒喷印度搞投机倒把,倒卖俄罗斯石油获利的指控时表示:“喷子们如果不爽,可以拒绝从印度购买石油产品。”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能源市场乱成了一锅粥。欧洲国家跟着美国对俄罗斯搞制裁,可自己又离不开俄罗斯的石油,这就闹出了个大矛盾。俄罗斯的石油被贴上“制裁标签”,价格跌得厉害,而欧洲的炼油厂因为环保政策和产能不足,根本满足不了自家的需求。 这时候,印度瞅准了空子——低价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后再高价卖给欧洲,一来二去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印度的炼油能力在全球那是排得上号的。像信实工业旗下的贾姆纳格尔炼油厂,是全球最大的单体炼油厂之一,日加工能力超过120万桶。这些炼油厂能把俄罗斯的高硫原油处理成符合欧洲标准的低硫柴油、汽油等产品。 欧洲国家虽然嘴上骂印度“投机倒把”,可身体却很诚实,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别的靠谱来源。欧洲的炼油厂要么因为环保压力关了门,要么技术跟不上处理不了俄罗斯的高硫原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印度的成品油源源不断地运过来。 美国一看印度赚得这么欢,心里也不是滋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指责印度搞“印度式套利”,还威胁要加征关税。可印度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来了个“你敢加税我就换地方买”。 数据显示,印度8月从俄罗斯进口的乌拉尔原油量从日均118万桶暴跌到40万桶,转头就从美国和中东进口原油。这一招可把美国给将住了——你想断我财路,我就断你市场,反正印度的炼油厂有的是办法找到替代原油。 不过,印度的这招“中间商赚差价”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首先,美国的关税大棒悬在头上,随时可能落下来。印度要是继续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石油,美国说不定会把关税加到更高,到时候印度的炼油厂利润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欧洲虽然现在离不开印度的成品油,但也在想办法减少依赖。欧洲正在加速能源转型,推广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说不定哪天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就大幅下降了。到那时候,印度的炼油厂就算有再大的产能,也可能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 印度这么硬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国际政治中玩得一手好平衡。莫迪政府一直强调“战略自主”,既不彻底倒向西方,也不完全依赖俄罗斯。 在俄乌冲突中,印度既买俄罗斯的石油,又跟美国保持军事合作,还在“四方安全对话”里刷存在感。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让印度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苏杰生说的那些话的背后其实是印度对自身战略地位的自信——反正我有炼油能力,你欧洲和美国总得有人买我的账。 再往深了说,印度的这招“石油套利”其实反映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化。过去,中东和俄罗斯是全球石油供应的核心,欧美掌控着定价权。 可现在,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崛起,凭借强大的炼油能力和地理位置优势,硬生生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印度的炼油厂就像一个“能量转换器”,把俄罗斯的低价原油变成了欧洲急需的成品油,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全球能源贸易的关键节点。 不过,印度也得小心别把这条路走窄了。美国的关税威胁已经让印度的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大幅下降,要是继续这么下去,印度的炼油厂可能得花更多钱去买中东和美国的高价原油,利润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 而且,印度的炼油业虽然发达,但在高端石化产品和新能源领域还比较落后。要是不加快产业升级,等欧洲能源转型完成,印度的炼油厂可能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印度这次硬刚欧洲和美国,既是看准了国际能源市场的漏洞,也是在展示自己的战略自主和经济实力。苏杰生那句“不爽就别买”,表面上是一句气话,实际上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大话语权的宣言。 不过,印度的这种套利模式能不能长久,还得看它能不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的风浪中站稳脚跟,同时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和能源转型。毕竟,靠倒卖石油赚快钱不是长久之计,真正的强国还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哥支棱起来了!《印度时报》报道说, 印度外交部长贾伊尚卡尔(苏杰生)在回应(欧
天天纪闻
2025-08-25 17:24: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