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耍无赖,贸易战打不过中国,科技战也失败,军事又不是对手,颜色革命在中国不

飞绿说历史 2025-08-26 15:33:03

美国开始耍无赖,贸易战打不过中国,科技战也失败,军事又不是对手,颜色革命在中国不好使,台湾牌、新疆牌、西藏牌、南海牌,都是失败告终。 就在上个月,美国国务院一份内部简报意外流出,揭露了白宫对华政策的焦虑情绪:贸易战没打出预期效果,科技围堵反而促使中国技术突围。 军事威慑力下滑,连曾被视为“战略支点”的台湾地区局势也难以掌控。更令人侧目的是,这份简报的结尾,竟然用了“frustration”(沮丧)来形容当前的对华战略状态。美国,真的开始耍无赖了。 这不是一时的失策,而是长达十余年战略误判的必然结果。从认知误区到经济自伤,从科技反噬到军事失衡,再到地缘牌的全线崩盘,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正逐步演变为一场“自毁式博弈”。 美国之败,败在认知。美方从未真正理解过中国崛起的逻辑。它执着于“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却看不见世界已进入多极共生时代。 金砖国家GDP占全球35%,中国只是这股新兴力量的代表,而非孤立的“威胁”。但美国却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对旧秩序的挑战,政策上选择全面围堵,战略上则陷入“零和陷阱”。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美贸易结构的严重误读。美方本可以借助中国制造降低通胀压力,中国则通过购买美农产品稳定中西部就业,形成双赢。 但特朗普政府2018年强行发动贸易战,结果如何?美国民众年均支出增加1600美元,中西部农场主失去63%的大豆订单。一个原本互补的经济关系,被硬生生打成了双输。 贸易战之后,美国接连出手,试图用关税、脱钩、供应链重构来“压制中国”。但现实一次次打脸。经济战线,反噬效应愈发明显。 2023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一度飙升至6.8%,创40年新高。关税成本最终还是被美国消费者吞下。而中国则加快内需转型,国内需求占GDP比重升至62%。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中国反而巩固了与东盟的贸易关系,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更讽刺的是,美国试图用美元霸权来金融打压,却在无意中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 中方通过CIPS(跨境支付系统)处理金额年均达175万亿元,沙特石油贸易中已有38%以人民币计价。 而中国对美债的持仓从高峰的12%降至不足3%,转而增持黄金储备,显然是在为“去美元化”做长期准备。科技战线,封锁变成催化剂。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围剿,原本以为能“卡住脖子”,但现实却走向了反方向。2024年,中国7纳米芯片的良率已逼近台积电,国产芯片替代率从15%迅速提升至45%。 而另一边,美国却因中国对镓、锗的出口管制,导致F-35战斗机的雷达系统停产。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把中国推向了技术自立。人工智能领域更是一次“换道超车”的经典案例。 中国昇腾910B芯片在性能上已突破7nm极限,沙特一次性采购5万台,代替了英伟达的A100。 而在算法层面,中国团队通过“异构算力混训”技术,仅用2048个GPU就训练出GPT-4等级的模型,在能效比和成本控制上全面超越美国。军事层面,非对称优势日趋明显。 美国曾以为靠“印太战略”就能压制中国,但现实却是,美军舰队在南海越发显得力不从心。2025年8月,黄岩岛海域中美舰船对峙,中国海警与无人机编队协同作战,成功将美军舰逼退30海里。 这种“铁桶阵”战术背后的支撑,是中国海军造船产能已达到美国的200倍,导弹年产量突破2000枚,而美国却面临弹药库存告急的尴尬——10个月打光13年“毒刺”导弹库存。 东风-26导弹早已覆盖关岛,美军航母被迫退至第二岛链之外。区域拒止能力的建立,让美国“兵临中国家门口”的战略构想彻底破产。而代理人游戏,也玩不下去了。 美国一度将台湾视为“遏制中国的航空母舰”,但如今这一牌也在失去战略价值。台积电3纳米工厂迁往亚利桑那,带走的不只是制造设备,更是整个台湾的技术根基。 而福建舰搭载的无人机蜂群技术,使夺岛成本降低三分之二,美军若想介入,代价可能是两艘航母的沉没。新疆、西藏问题一度是美国炒作的“人权武器”,但在事实面前,它们也逐渐失效。 新疆棉花的机械化采收率已达98%,根本无需“强迫劳动”;而西藏的人均寿命从1950年的35岁提高到72岁,GDP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些是数据,不是政治口号。 而所谓“颜色革命”,在中国更是难有立足之地。村级直选参选率高达89%,网络问政平台每年处理诉求超过1000万件。Z世代青年更是主动拥抱传统文化,“国潮”消费占比已达72%。 一个有自信、有参与、有话语权的社会,怎么可能轻易被外部势力撬动?说到底,美国的问题不是打错了牌,而是压根就没看清对手的底牌。 它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东方文明,仍幻想靠极限施压让中国“屈服”。但这个时代早已不同。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