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为啥中国空间站只能上3个人,而国际空间站却能达到十几人?说的直白一些,

古今知夏 2025-08-28 09:19:11

技不如人?为啥中国空间站只能上3个人,而国际空间站却能达到十几人?说的直白一些,差别就是我们是私人别墅,而国际空间站就是群租房,中国空间站是我们自己造的,可以最大化让自己人利用,而国际空间站就不行,是多个国家共用的,他们只能挤一挤。 先说说咱的天宫空间站。从 2021 年开始建,到现在基本成型,整体是个 T 字形,总重量 90 吨左右,不多不少,刚好能被咱的长征五号 B 火箭稳稳送上天。 这 T 字的三个 “横” 和 “竖”,其实是三个专门的舱段,各有各的用处:最中间的天和核心舱,是航天员的 “生活大本营”,里面能做饭、能睡觉、能洗澡,甚至连废水都能处理了再用,不用老从地球往天上运水; 旁边的问天实验舱,满是各种精密仪器,一会儿研究太空里怎么合成新材料,一会儿观察细胞在失重环境下怎么生长,全是实打实的技术活儿; 还有个梦天实验舱,专门管舱外的实验,外面伸着个大机械臂,能精准抓着实验设备在太空里操作,把研究的范围扩得更大。 那为啥就定 3 个人?这不是随便拍脑袋定的,是航天团队算过无数遍的 “最优解”。 3 个人分工特别清楚:一个人专门盯着实验,比如守着问天舱里的仪器,记录下细胞分裂的每一个数据;一个人负责维护空间站,检查太阳能板发没发电、舱体有没有漏风; 还有一个人统筹全局,跟地面指挥中心对接,安排每天该干啥、先干啥。没有多余的人,也没有闲着的人,每一分钟都用在正经事儿上。 这就是咱自己建空间站的好处 — 从头到尾都是自己说了算,不用为了给别的国家留名额硬凑人,更不用因为要平衡谁的利益,把好好的任务拆得七零八落。 再看国际空间站,那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看着热闹,其实全是糟心事。这空间站是 1998 年建好的,由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加拿大五家一起管,但 “一起管” 早变成了 “互相扯后腿”。 就说 2023 年,俄罗斯跟美国闹矛盾,俄罗斯航天部门直接说:“我不跟你合作了,再闹我就把自己的舱段撤回来!” 你知道那舱段多重要吗?它是管空间站平衡和供氧的,没了它,整个空间站都得歪歪扭扭,里面的人连氧气都可能不够。 美国没办法,只能服软,把原本给欧洲航天员的名额让给俄罗斯,硬生生把人数从 10 个加到 12 个。可就算这样,俄罗斯那边还是拖了半年才修那舱段,期间空间站好几次差点歪了,里面的实验停了又停,十几个人挤着,啥正经事没干成。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美国还老在里面搞 “霸权”。 2024 年,美国国会又出新规矩,不仅不让自己国家跟中国合作航天项目,还逼着其他国家也不能跟中国来往 — 欧洲本来想把自己研发的一个探测仪器搭在咱天宫上,结果被美国一吓唬,直接不敢了。 可转头美国又让欧洲、日本多掏钱修国际空间站,说 “不掏钱就少给你们名额”。你说这哪是合作?明明是拿名额当筹码,逼着别人听话。 所以那十几个人里,好多都是 “凑数的”,不是真需要那么多人干活,是为了安抚这个、拉拢那个,把空间站变成了搞政治的工具。 天宫也不是不跟别人合作,只是咱的合作不掺乱七八糟的事儿。2024 年底,就说了,巴西的航天员 2026 年要来天宫,一起研究在太空里种热带庄稼 — 巴西那边缺粮食,这研究能帮他们在地球上种出更高产的庄稼; 没过三个月,巴基斯坦也定了合作,要在咱这儿研究太空里的材料怎么不生锈,这技术能帮他们改进工业设备。咱不管对方是大国还是小国,只要是想搞正经研究、能帮到老百姓的,就欢迎。不 用他们凑钱 “买名额”,也不用他们看谁的脸色,来了就好好干活,研究出来的成果也归他们自己。这跟国际空间站那种 “挤着换利益” 的合作,根本不是一回事。 现在再回头看 “3 人 vs 十几人”,答案就很清楚了:不是咱装不下,是咱不想瞎凑数;不是他们人多本事大,是他们不得不挤着过日子。 国际空间站到明年就 30 年了,好多地方都老化了,几个国家还在吵谁该出钱修;咱天宫刚建好没几年,下一步还要加新的舱段,以后人可能会多,但肯定还是 “谁有用谁来”,不会为了凑人数牺牲效率。 其实航天这事儿,从来不是比谁人多,是比谁能干成事。 中国空间站 3 个人,干的实验、突破的技术,一点不比他们十几人少;咱自己说了算,不用看别人脸色,能安安稳稳搞研究,这才是真本事。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