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卿卢比奥说:“如果当年中国不走制造业创新升级战略,而是一直生产低端供应链的

诸葛利剑 2025-09-02 15:20:08

美国务卿卢比奥说:“如果当年中国不走制造业创新升级战略,而是一直生产低端供应链的商品,就不会有今天中美博弈的场景”。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成世界工厂。但早期多是低端加工,利润薄,技术靠进口。为改变这局面,2015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核心材料国产化70%,重点发展十大高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机器人和半导体。这计划推动产业升级,从组装转向创新。中国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0万亿人民币涨到2016年的24.8万亿,稳居全球第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年发布,强调科技自立。 结果,中国在高铁、电动车和5G上领先,出口高端产品增多。这升级让中国从低端供应链爬到中高端,减少对外依赖。但也引发美国担忧,觉得中国挑战其科技霸权。卢比奥的言论正反映这点,他说如果中国不升级,就没现在博弈。他在2024年报告中称中国通过补贴和盗窃控制工业基地,呼吁美国反击。中国制造业崛起基于大市场和成本优势,但也靠政策扶持,如成立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推动电池技术。 卢比奥的这句话,点出中美经济竞争核心。中国过去几十年靠低端制造赚辛苦钱,但从2011年起,政府报告强调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加速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2010年启动,重点培育高科技行业。到2025年,中国在先进制造业上进步明显,创新中心数量增加,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升。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政策演变,从吸引外资到本土创新。这让中国出口从玩具鞋帽转向芯片飞机,全球份额扩大。 美国视此为威胁,特朗普时期启动贸易战,拜登延续出口管制。卢比奥在参议院推动法案,限制中国获取美国技术,认为中国不升级,美国就业和安全就稳。他在2019年获“美国贸易英雄”奖,因对华贸易执法。现实中,中国升级成功,2025年评估显示“中国制造2025”目标基本达成,尽管美国施压。中国企业转向东南亚建厂,避关税,但核心技术国产化继续。卢比奥观点代表美国鹰派,担心中国主导印太。 中美博弈从2017年贸易战开始,特朗普加关税,中国反击。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4月宣布对华新关税,至少10%,中国进口面更高惩罚。5月双方互降措施,美国关税从145%降到30%,中国从125%到10%,暂缓升级。但专家称贸易战持久,美国经济受影响大,通胀可能升5%。卢比奥作为国务卿,推动对华强硬,1月确认时称中国是最危险对手。任职后,他会见四方对话外长,强调印太安全,反对中国南海行为。 与中国外长王毅通话,重申美国利益优先。卢比奥还兼国家安全顾问,主导对华策略,推动供应链多元化,访问东南亚,讨论去中国化。贸易战让美国州经济动态变化,出口下降。中国则加速内需,2025计划重点消费。但摩擦继续,涉及台湾和人权。卢比奥提法案,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延长维吾尔法案,限制香港贸易办公室。 2025年中美关系曲折,7月特朗普信号软化,但卢比奥坚持鹰派。5月国会听证,他谈国务院预算,改革援助,称中国不做人道援助,只搞掠夺性贷款。卢比奥推动叙利亚政策,但焦点在亚太,与菲律宾和越南外长通话,批评中国南海动作。贸易战影响全球供应链,美国企业转移生产线,中国出口新兴市场。 智库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角色变,从跟随到领先。美国回应工业政策,学中国补贴。但博弈未止,卢比奥报告称中国重塑世界,需美国重建。任期内,他继续对华施压,平衡特朗普直接风格。2025年8月,临时停战,但专家预测紧张持续。卢比奥结局待定,但作为国务卿,他推动美国优先,维护盟友,抗衡中国崛起。

0 阅读:0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