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日本错了,而是我国人一贯以来以友好温和的方式对待日本人,就大错特错了! 中日之间正在上演一出怪诞的戏剧。这边我们还在琢磨着怎么让日本人来旅游更方便,那边他们的高官却赶在8月15日那个日子,要么给靖国神社送上祭品,要么干脆人就直接去了。 这种我们释放善意,他们却回以挑衅的场面,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精心算计的策略:经济上离不开你,军事上又要威慑你,历史上还要不停地修正自己。三件事,他们干得并行不悖。 说白了,日本的经济策略就是一种“寄生性围堵”。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就说今年1月份,日本对华贸易逆差暴涨了五成,直接冲上万亿日元,这背后就是我们对日本汽车这些东西强大的购买力。 可千万别把这种经济上的依赖当成什么友好信号。扭过头,日本就对我们十多种半导体产品搞出口管制,把我们的企业拉进黑名单,想在关键技术上卡我们脖子。更绝的是,他们一边用着我们出口的稀土去造尖端武器,一边又防着我们。 经济上的矛盾背后,是军事上越来越露骨的野心。日本的防卫预算已经冲到了8.7万亿日元,连续三年都是万亿级别地往上涨,这笔钱早就超出了“自卫”的范畴了。 钱都花在哪了?近3000亿砸进去搞高超音速导弹,还计划在九州部署射程一千公里的导弹,炮口几乎就顶在我们家门口。这已经不是在加固门锁,而是在磨刀霍霍了。 而且这不只是计划,他们已经在九州搞了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十万大军真刀真枪地演练,内容就是冲着台海和钓鱼岛去的。甚至连“台湾有事”时,怎么把冲绳十几万居民撤到九州的方案都做好了。 他们怎么给这一系列危险动作找理由呢?靠的就是篡改历史。他们公然宣称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没有法律约束力,这等于是在拆掉两国关系的基石。 政客们年复一年地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里不断淡化侵略罪行,目的就是想塑造一种“集体失忆”,让他们的国民觉得过去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地为今天的军事扩张叫好。 所以经济围堵、军事扩张和历史修正,这不是三件孤立的事,而是一套逻辑紧密的组合拳。面对这样的对手,单方面的善意和温和,换不来尊重,只会被当成可以利用的软弱。 真正的国家间尊重,从来不是靠谁施舍,而是建立在对彼此实力和底线的清晰认知上。只有让每一次试探都付出代价,让规则和实力成为关系稳定的底线,才能打破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死循环。
炸了!日本议员山添拓甩出颗重磅炸弹——把防务省藏了70多年的731档案,连标着“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