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最近一句话可是在国际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直接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战争罪犯”,这话说得相当重,一点也不拐弯抹角。 默茨是在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抛出这个观点的,他强调对俄罗斯不能姑息,必须通过经济制裁等手段迫使对方让步。 当然克里姆林宫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回击说默茨的言论“不当”,应该被无视。普京本人更是亲自出面回应,说默茨这是在试图把乌克兰危机的责任从西方身上转移开。 默茨说这话不是一时冲动,他提到目前看不到普京有停火的诚意,认为只有让俄罗斯“经济枯竭”才能创造谈判的理由。 他建议通过对那些仍然与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加征关税来施压。其实这种思路反映了西方对俄制裁策略的一种转变,从最初的针对性措施到如今试图全面压缩俄罗斯的经济空间。 不过俄罗斯方面似乎并不买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直接表示,鉴于默茨的言论,莫斯科将不再考虑柏林的意见或建议。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还反将一军,说真正会枯竭的恐怕是德国自己。这种针尖对麦芒的对话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冷战时期的宣传战,只不过现在的舞台变成了全球化的媒体网络。 德国对俄罗斯的态度转变其实挺值得玩味的。要知道,历史上德国因为能源依赖和地理毗邻,在对俄政策上一直相对谨慎。 但如今德国不仅言辞激烈,行动上也越发强硬,比如允许乌克兰使用德国提供的“金牛座”巡航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 这种转变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民意压力,超过60%的德国民众支持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 另一方面是德国正在重新定位自己的外交政策,试图展示欧洲领导者的形象。此外,德国成功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35%降至20%,这给了他们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底气。 不过这种转变也伴随着风险,俄罗斯已经警告说可能中断通过北溪管道向德国输送天然气,这会让本就紧张的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 这场围绕“战犯”标签的争论,最终可能会逐渐淡化,被新的争议所取代。国际政治的注意力经济就是这样,热点问题不断更迭,很少有问题能够长期占据中心位置。 但这类事件会在国际关系中留下痕迹,逐渐改变国家之间的相互认知和关系基调。一次又一次的这样的交锋,正在悄然重塑国际秩序的基础,使合作更加困难,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环境下,中小国家往往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导航,避免成为大国碰撞的牺牲品。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相互指责的游戏到底对谁有利。显然,军工复合体可能受益于紧张局势的持续,能源供应商可能受益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民族主义政客可能受益于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 但对普通民众来说,和平与合作显然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这样,个别群体的特殊利益往往压倒大众的普遍利益,使冲突持续的时间超过必要。 认识到这一悲剧性矛盾,或许是理解当今许多国际冲突持久性的关键。 参考资料:默茨:“泽连斯基和普京不会举行会晤” 2025-08-29 11:46·海峡网
对于俄罗斯借助出席中国的重大活动,开展多方面的外交,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德媒对我们
【79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