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9月5日写道:“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如果我们无法信任中国的人工智能产品,中国也不信任我们的,那么很快,中国可能只敢从美国购买大豆,而我们可能只敢从中国购买酱油,这无疑会扼杀全球经济增长。” 听着像个段子,其实背后问题挺严肃:如果中美连AI都不敢互相信任,那全球经济接下来还怎么转得动? 其实这不是耸人听闻。中美是当下AI领域最有分量的两个国家,一个技术积淀深,一个发展速度快。 如果这两头不合作,甚至相互提防、处处设限,别说全球AI的发展会慢下来,很多跟AI相关的产业也会被拖累。 现在谁不靠AI?制造、金融、医疗、教育……样样离不开。 如果AI走不通,很多原本能提效、能创新的事,就得打折,甚至干脆搁置。 但问题是,弗里德曼嘴上说“互不信任”,实际情况真的是“对等互不信任”吗?恐怕不是。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搞“小圈子”,用各种名头封锁我国的高科技发展。 从芯片到算法,从设备到投资,美国政府总是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对我国的科技公司设限。 特别是近几年,限制越来越细,手段也越来越多。 很多原本公开的技术、资源,美国企业都被要求不再对我国开放。 这不是“互不信任”,而是美国单方面先把门锁上了。 说到底,美国还是不愿意看到我国在AI领域走得太快。 他们担心我们的技术一旦领先,就会影响他们的全球地位。 于是就用各种方式“卡脖子”,从限制芯片出口,到阻拦技术合作,再到打压我国科技企业。 这些措施看起来是“防范”,但实质上就是遏制。 而且,美国现在不仅自己不合作,还试图拉着其他国家一起搞排他。 这样搞下去,别说全球信任了,连基本的技术交流都要停摆。 我们这边其实一直是开放的态度。 从政府到企业,多次强调AI发展要“可控、可信、可合作”。 我们也参加了很多国际会议,表达了愿意共同制定规则、推动治理的立场。 但问题是,美国根本不愿意把我们当做平等的伙伴,而是当成对手,甚至是“威胁”。这种心态不转变,信任根本建立不起来。 其实,美国很多企业也不愿意这样搞。 技术圈的人都知道,合作才能出成果,单干只会让创新更慢。 不少美国科技公司私下也表达过担忧,说政府的政策太过极端,限制了他们在全球市场的机会。 但现在特朗普政府对“安全”这两个字抓得紧,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企业为了生存只能跟着政策走,哪怕自己心里也觉得没必要搞这么绝。 我们也不是坐着等人封锁。 这几年,我们在AI方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大模型、算力平台、算法优化……很多领域我们都在迎头赶上,有的地方甚至已经走在前面了。 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完善,不管是监管机制还是伦理标准,我们都在推进。 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如果要实现一个稳定的21世纪,美中必须携手合作”
西方网友完全无法接受,在X平台上说中国阅兵是AI和CG,一群人跑去询问grok相
【52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