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王超:从“脂肪肝”到“肝癌”,可能只隔 3 步!很多人天天在犯这个错

体检报告上的“肝血管瘤”字样,常常让不少人心里一紧,担心是不是癌前病变。其实,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一团异常增生的血管构成,就像肝脏里长了个“血泡”,和癌症没有半点关系。临床上90%以上的肝血管瘤都很小,直径不足5厘米,而且生长速度极慢,甚至终生都不会有变化,对肝脏功能也没有影响,更不会癌变,这类血管瘤完全不用治疗,每年做一次超声检查观察变化即可。

之所以说多数肝血管瘤无需处理,是因为它本质上是良性病变,不会像恶性肿瘤那样侵蚀周围组织或转移。很多人查出后寝食难安,非要吃药或手术,其实完全没必要。药物对肝血管瘤没有任何效果,而盲目手术反而可能损伤正常肝组织。但有两种情况需要警惕,必须考虑手术切除。第一种是血管瘤直径超过10厘米,且生长在肝脏表面,这种情况下血管瘤可能会因外力撞击而破裂出血,虽然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腹腔内大出血会危及生命。第二种是血管瘤虽然直径不大,但生长速度较快,比如每年增长超过2厘米,或者已经压迫到周围的脏器,出现了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状,影响到正常生活,这时也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来解除压迫。

判断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关键看大小、生长速度和是否有症状。平时体检发现肝血管瘤后,不用过度焦虑,只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即可。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到撞击,就能和这个肝脏上的“良性邻居”和平共处。

从“脂肪肝”到“肝癌”,可能只隔3步!很多人天天在犯这个错。很多人体检时查出脂肪肝,觉得只是胖了点,没什么大不了,这种想法其实暗藏风险。脂肪肝看似温和,但若任其发展,可能会一步步走向肝癌,而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一直在犯的错误就是不把它当回事,任由病情进展。

第一步是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不超过5%,当脂肪含量超过5%但小于10%时,就是单纯性脂肪肝,此时肝脏只是脂肪堆积,还没有炎症损伤,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就能逆转。但如果继续保持高油高糖饮食、久坐不动等习惯,肝脏内脂肪越积越多,超过10%后,脂肪会对肝细胞造成刺激,引发炎症,导致脂肪性肝炎。这时肝细胞会出现肿胀、坏死,肝功能也可能出现异常,比如转氨酶升高。

第二步是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炎如果得不到控制,肝脏在修复炎症损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纤维组织,就像皮肤受伤后会留下疤痕一样,肝脏反复炎症会导致纤维组织不断增生,逐渐形成肝纤维化。此时肝脏的结构已经开始发生改变,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个阶段如果积极治疗,仍然有逆转的可能。

第三步是从肝纤维化演变为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风险。肝纤维化持续发展,肝脏会逐渐变硬、缩小,形成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患者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忽视早期干预,觉得脂肪肝“没症状就不用管”,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经到了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预防脂肪肝进展为肝癌,关键在于抓住早期逆转的机会。平时要减少高油、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保持适量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控制体重;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肝脏超声检查,尤其是肥胖、有糖尿病、长期饮酒的人群,更要密切监测肝脏健康。别让小小的脂肪肝在忽视中一步步发展成严重的肝病,及时行动才能守住肝脏健康。

评论列表

陈天宁
陈天宁 2
2025-09-30 21:49
有脂肪肝的人不能走3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