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学医的博士同学聊完,颠覆了我对医院的认知。 很多人都觉得现代医学几乎什么病都能治好,其实不是。他告诉我,病分三种:一是感冒这类能自愈的病,根本不用治,二是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这些慢性病,现代医学其实治不好,三是真正需要去医院也能治好的病——但这类极少,可能不到10%。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去医院,要么本来就能自愈,要么也根治不了。 再说说体检,我和爱人同一天看牙,同一个医生,说她“刷牙太用力”,说我“刷牙时间不够”。到底该怎么刷?没有标准答案。现在体检指标统一,但人跟人不一样,结果几乎谁都能查出点“问题”。 我妈手腕骨折,第一家三甲医院要手术,第二家却说固定静养就行。后来没手术,也痊愈了。你看,同个城市、同等级医院,医生的判断可以完全不同。 医院也有经营压力。比如新生儿黄疸,很多孩子被要求照蓝光。我家老二出生时,我就拒绝了,刚出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妈妈身边吃奶,而不是独自去照光。事实证明,不照也没事。 大家有了医保之后,多开药、多检查,大家也觉得“反正能报销”,这反而助长了过度医疗。 聊这些不是否定医学,而是想提醒:在健康这件事上,我们是否太依赖医院?却忽略了身体的信号?是否被“标准”绑架,少了点自己的判断? 我是觉得应该理性看待医疗,该有自己的见解 ,而不是过度依赖医院和医生,多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很多疾病前期都是有征兆的,毕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久病成医”这句话,很有道理,最终我们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你们说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