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0 岁养猪场老板,儿子高考 676 分,老板激动,大手一挥宰了 3 头猪,摆席请村里吃 “全猪宴”,不料吃完美食喝完美酒,收拾残局时,村民围过来,一番举动让老板一家顿时破防! 宴席从中午开到下午,院子里摆了十好几张桌子,满是肉香和酒香。老板阿强穿着新买的短袖,忙着给乡亲们添酒,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儿子小明站在旁边,时不时被村民拉着夸,“小明这脑子随谁啊,676 分!咱镇都没几个这么高的”“以后就是名牌大学生了,阿强你总算熬出头”,每句话都听得阿强心里甜滋滋的,又开了一坛自家酿的米酒,让大家敞开喝。 太阳快落山时,宴席才散。乡亲们打着饱嗝陆续走,阿强和老婆秀莲看着满院子的狼藉,瞬间没了力气 —— 桌子上堆满骨头和空盘子,油乎乎的汤汁流到地上,凳子东倒西歪,还有几个空酒坛滚在角落。秀莲拿起抹布擦桌子,刚擦两下就直起身揉腰,“这三大头猪没白宰,大家吃得高兴,就是收拾起来真累”。阿强嗯了一声,弯腰去搬凳子,汗顺着额头往下滴,刚搬了两个,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 刚走的村民又都回来了,李叔扛着锄头,张婶拎着个布包,王哥还带了两个年轻小伙,黑压压围了一圈。阿强以为是有人吃坏肚子,赶紧放下凳子走过去,“大家伙儿咋又回来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是菜有问题,咱现在就去医院”。 没想到李叔摆了摆手,把锄头往墙边一靠,撸起袖子就去捡地上的空盘子,“你想啥呢!我们走的时候看见你俩收拾这么多东西,累得跟啥似的,就合计着回来搭把手”。张婶也打开布包,里面是三块新洗碗布,“我家洗碗布软和,洗油污干净,我来洗碗,你家洗洁精放哪儿?” 王哥直接拽着两个小伙去搬桌子,“阿强你别愣着了,这点活儿咱一会儿就干完,你今天请我们吃这么好的,这点忙必须帮”。 阿强站在原地,半天没说出话来。他平时养猪忙,和村民来往不算特别多,但谁家有事他都愿意搭把手 —— 去年李叔家母猪难产,半夜打电话给他,他穿着睡衣就跑过去,忙到天亮才把猪崽保住,没要一分钱;张婶儿子结婚缺人手,他提前关了养猪场的门去帮忙布置;王哥家盖房子,他拉了两车水泥过去,只说 “先用着,不够再跟我说”。他从没指望过回报,没想到今天大家都记着。 秀莲先反应过来,赶紧拉着张婶往厨房走,“可别麻烦你了,我自己洗就行”。张婶拍了拍她的手,“啥麻烦不麻烦的,咱都是一个村的,小明考上好大学,是咱全村的光荣,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边村民们已经忙活开了,年轻小伙搬桌子凳子,女人们洗碗擦桌子,李叔带着几个老人把院子里的垃圾归拢到一起,还把没吃完的猪肉切成小块,分装在保鲜袋里,“这肉新鲜,你们吃不完,分点给大家带回去,省得放坏了”。 小明也从屋里出来了,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录取通知书,村民看见他,都围了过去。李叔从口袋里掏出个红包,塞到小明手里,“这是叔的一点心意,五十块钱,你上大学买支笔,买点笔记本”。张婶也掏出个红包,“婶给你一百,买点水果吃,别总熬夜学习”。接着其他村民也都掏红包,有五十的,有一百的,还有个老奶奶颤巍巍从口袋里摸出个手绢,里面包着两张二十的,“孩子,奶奶没多少钱,你拿着买点吃的”。 小明赶紧推辞,把红包往回塞,“叔婶们,不用不用,我爸已经请大家吃饭了,不能再要你们的钱”。李婶一把按住他的手,“傻孩子,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咱村大学生的!你以后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咱村就行”。阿强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 他养了二十年猪,再累再苦都没掉过眼泪,这会儿却控制不住,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秀莲在旁边也偷偷擦眼睛,嘴里念叨着 “都是好人,都是好人啊”。 没半个钟头,院子就收拾得干干净净 —— 桌子凳子摆得整整齐齐,碗碟洗得锃亮,垃圾装袋扔到了村口的垃圾桶,分装好的猪肉也给每家都分了一份。村民们收拾完,没多待,跟阿强打了招呼就走,李叔走的时候还说 “小明开学那天说一声,咱村人都去送你”。 院子里安静下来,阿强坐在石凳上,看着小明手里的一堆红包,还有村民们留下的自家种的青菜、玉米,心里暖暖的。小明走过来坐在他旁边,“爸,以后我上大学,就学农业相关的专业,回来帮咱村搞养殖,让大家都能多赚点钱”。阿强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有点哑,“好,爸支持你。咱村这些人,都是实在人,以后咱得好好报答他们”。 那天晚上,广州的晚风带着点凉,吹走了白天的燥热。阿强一家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聊着小明的大学,聊着村里的日子,心里都觉得特别踏实。阿强想,自己宰三头猪请大家吃饭,本来是想分享高兴的事,没想到最后却被村民们的心意暖到了 —— 原来最珍贵的不是多丰盛的宴席,而是乡亲们之间这份互相惦记的情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