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真成精了?”11月4日,广东江门,一游客去观音寺参拜时,竟看到一头300斤重的

“真成精了?”11月4日,广东江门,一游客去观音寺参拜时,竟看到一头300斤重的野猪躺在地上晒太阳,周围的人也不害怕,甚至还有人上前抚摸它!原来,这头野猪是寺庙救助的,性情温顺,喂它苹果时还会对着人点头。网友:八戒是你吗? 在广东江门观音寺里,一头300斤重的野猪正蜷在后山平台晒太阳。 谁能想到,这只被称作“猪五妹”的温顺大块头,八年前还是个拖着捕兽夹、满脚是血的小可怜。 故事要从2018年说起。 那年秋天,圭峰山的野栗子正熟,1岁大的小野猪在林子里拱地找食,冷不丁踩中了猎人遗落的捕兽夹。 尖锐的铁齿咬穿后脚掌,疼得它直打滚。 可她仍强撑着拖着夹子,跌跌撞撞往山外挪。 路过的村民见了,赶紧打电话给观音寺的师父。 “那小崽子缩在寺门角,浑身是泥,后脚肿得像发面馒头。” 梁姐回忆,师父蹲下来查看伤势,发现捕兽夹的齿尖已扎进骨头,再晚送医怕是保不住命。 寺庙请来兽医做了清创,剪掉坏死的脚趾,又喂了一个多月消炎药。 小野猪伤好后,师父本想放它回山。 毕竟“野性难驯,山林才是家”。 可谁也没料到,这小家伙放生三次,三次又摸回寺里。 第一次藏在柴房偷吃米糠,第二次蹲在大雄宝殿台阶上等施舍,第三次直接叼着梁姐的裤脚,往后山拽。 “它好像认准这儿了。” 师父叹气:“那就留下吧,给它起个名,叫‘猪五妹’。” 猪五妹的名字,取自“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师父说,这是盼它“沾沾人气,修点善根”。 八年里,猪五妹从瘦骨嶙峋的小野猪,长成了300斤的“圆滚滚”。 它的毛色从灰扑扑变得油亮,后脚的伤疤淡成了浅粉色,走路虽一瘸一拐,却总爱跟着义工绕着寺庙散步。 最让梁姐感动的,是它的“通人性”。 寺里香客多,有人扔水果,它从不争抢,只等梁姐把苹果切成块,才凑过来慢条斯理吃。 要是饭盆里只有菜叶,它会用鼻子把盆拱翻,蹲在地上甩耳朵,像在说“今天没胃口”。 游客举着苹果喊“猪五妹”,它会歪着脑袋,等对方补一句“新年好”或“恭喜发财”,才眯起眼睛点头。 这是它独创的“打招呼”方式。 网友说它“成精了”,专家却给出更实在的解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唐利军看过照片后分析:“从吻部短、毛发稀疏的特征看,它更像野猪与家猪的杂交个体。” 这类杂交猪天生攻击性较低,加上长期与人类互动,更容易产生依赖。 猪五妹被救助后,每天都能吃到稳定的食物,受伤时有人包扎,寒冷时有窝棚。 正是有了这些持续的善意,才让它把“人类”和“温暖”划了等号。 八年相处,它早已把寺庙当作家,把义工和游客当成了“家人”。 快九岁的猪五妹,已算野猪里的“高龄”。 它的行动慢了些,爱趴在平台上晒太阳,却依然保持着每天“巡视”寺院的习惯。 如今的猪五妹,成了观音寺的“活招牌”。 游客专门打车来看它,举着手机拍照,临走前总不忘留个苹果。 有网友留言:“原以为野猪都凶,原来被爱过的,连獠牙都软了。” 但对梁姐来说,更珍贵的是“被需要”的感觉。 八年,足够一棵树长出新枝,也足够一头野猪学会“信任”。 从山林到寺门,从伤痕累累到圆滚滚的“团宠”,猪五妹的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只有人与动物最朴素的相互取暖。 你救我一时,我还你一世温柔。 主要信源:(封面新闻——广东300斤野猪“猪五妹”走红!爱吃苹果、通人性,还会点头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