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55年,苏州市园林局为了清理虎丘剑池,把池子里的水全抽干了!不料,就在清理完

1955年,苏州市园林局为了清理虎丘剑池,把池子里的水全抽干了!不料,就在清理完淤泥之后,池底的一个宽大洞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怎么会有这么大个洞在池底呢?   春秋时候,吴国在东南地界儿渐渐站稳脚跟,阖闾这人就是关键。他本名姬光,出自姑苏贵族,从小练就一身武艺,骑马射箭样样在行。公元前515年,他拉上伍子胥,派专诸在宴席上除了吴王僚,自己坐上王位。从那起,他抓紧时间整顿国家,广招人才,把吴国搞得兵强马壮。 伍子胥领头修城,墙高沟深,这苏州老城的骨架子就是那时搭的。孙武的兵法也被他采纳,吴军打仗那叫一个利索。公元前506年,柏举大战,吴军连赢五场,直奔楚国都城郢。楚军败退,吴国声势大振。阖闾进城后,巡视宫殿,留下深刻印记。这段历史,至今让人回味吴越争霸的热闹劲儿。 后来,阖闾把主意打到越国头上。公元前496年,檇李一战,他带兵出击,却中箭身亡。临走前,他叮嘱儿子夫差接班,对越人报仇。夫差照办,在姑苏西北山头给父亲挑了块风水宝地安葬。墓里陪葬三千把剑,包括鱼肠剑那样的名器,彰显吴国武风。葬完三天,山顶现白虎身影,从此叫虎丘。剑池就在山腰,池水从山泉来,传说下面压着墓道入口。 虎丘这地方,自古就是吴地重镇。剑池作为园林一部分,历朝历代修修补补,成了苏州的招牌景点。池边柳树成荫,春来花香四溢,游人爱来这儿忆古。1955年,苏州园林局觉得池里淤泥积太厚,影响水质和景致,得清一清。这事儿办得实打实,体现地方对文化遗产的细心劲儿。 那年秋天,园林局带上设备上山。池水深,抽干得费工夫。水泵一开,泥水混着叶渣往下排。池底渐渐露脸,淤泥黑乎乎一层厚。清到第三天,北边一角现出石板,光滑平整。扒开周边泥巴,一个三角形洞口冒头。洞宽两米,高到腰那儿,里面黑咕隆咚,探头一瞧,回音阵阵。 这洞一现身,大家伙儿都看直了眼。园林局上报,专家组赶紧过来瞧。洞形像东周贵族墓的入口,石壁齐整,位置对得上传说中墓道。虎丘塔就在边上,那塔五代时建,已有点歪斜。要是乱动,塔出事儿可不得了。领导一商量,安全第一,先封上再说。 专家们量尺寸,拍照片,确认洞深十来米,里面横着石块,疑是封门。跟古书里阖闾墓的描述对得上号。夫差给爸下葬时,选虎丘这地儿,风水好,墓道严实。三千剑埋进去,防盗机关齐全。可阖闾死在越国战场,尸体运回苏州,路途遥远,这事儿得掂量。洞口没见明显机关,东周墓一般防得滴水不漏。 最后,洞口用土石填严实,池水再注满,一切恢复老样子。这决定靠谱,文物保护得讲原则,不能逞一时好奇。1960年代,技术好点儿,有人提再挖,可风险大,还是作罢。2008年维护,又抽水一看,池底六块方石整齐摆着,排得像封盖,进一步证明下面有门道。 这洞穴事儿,成了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虎丘剑池每年花会,游客挤着来池边转悠,望着水面想入非非。吴王阖闾的传说,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他打楚国、斗越国的故事,苏州人聊起来热火朝天。 说到底,阖闾墓真假暂且不论,这谜团提醒我们,文化遗产是民族根脉,得好好守护。苏州园林是世界遗产,靠的就是这份细水长流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园林局这类工作越办越好,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