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经常胆区隐痛、消化不畅?中医说:胆腑气机阻滞!按这两个穴位,排石又畅气! 总是

经常胆区隐痛、消化不畅?中医说:胆腑气机阻滞!按这两个穴位,排石又畅气! 总是感觉右上腹隐隐作痛,饭后容易腹胀、消化不良,有时还会恶心呕吐?这很可能是胆腑气机阻滞,胆汁疏泄失常,胆内结石作祟。在中医理论里,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主疏泄,若气机不畅,就容易引发各种不适症状。下面为大家分享两个穴位,助你疏通胆腑气机,辅助改善胆结石状况。 辨证要点 此情况属于“胆腑气滞”型胆结石,并非单纯的湿热蕴结胆腑导致的黄疸、口苦症状,也非肝肾阴虚引发的胁肋隐痛。其核心问题在于胆腑气机运行不畅,胆汁排泄受阻,进而形成结石,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推荐穴位 1. 日月穴 日月穴位于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它是胆的“募穴”,也就是胆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 按摩方法:用掌心轻柔地放在日月穴位置,以穴位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缓缓揉动,每次持续3 - 5分钟。通过这样的按摩,能够直接对胆腑的气机进行调理,促进胆汁的正常疏泄,有助于胆内结石的移动和排出,同时缓解因胆腑气滞引起的右上腹疼痛。 2. 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它是胆经的“合穴”,“合治内腑”,对于调理胆腑功能有着显著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阳陵泉穴,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点按2分钟左右。阳陵泉穴具有调和肝胆、疏解少阳气机、舒筋活络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可以改善胆腑的气机阻滞状态,增强胆腑的功能,辅助胆结石的化解和排出,还能缓解因胆结石引发的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按摩时间与频率 建议每天晨起和睡前各进行一次穴位按摩。坚持长期按摩这两个穴位,能够有效促进胆腑的气机通畅,增强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对于胆结石的预防和辅助治疗都有积极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如果胆结石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剧烈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呵护胆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