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如今几乎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不愿意看到俄乌停战并达成和平协议。这与道义无关,与意识

如今几乎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不愿意看到俄乌停战并达成和平协议。这与道义无关,与意识形态无关,而是精准的利益计算的结果。 说起俄乌冲突到现在都打了好几年,大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明明都付出这么大代价,却没人真心想停下来谈和平?这事儿吧,抛开那些高大上的道德和理念不谈,纯粹就是各家掂量自己的斤两,得失账本算得门儿清。乌克兰那边,国家被炸得七零八落,停战就等于认栽;俄罗斯呢,目标没全拿到手,过去吃过亏,现在咬牙也要顶住;欧洲各国砸进去的钱和精力太多,撤了等于白忙活;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嘴上说要快点结束,实际上发现继续耗着对自己有好处,不用真金白银出大头,还能卖武器。其他小国就更别提了,坐山观虎斗,顺便捞点边角料。总的来说,这场仗成了各方博弈的棋盘,谁都不想先眨眼。 先看乌克兰这边,情况最惨,但也最没退路。打到现在,东部地区基本成废墟,城市基础设施毁了七成多,经济缩水了三分之一,失业率高得吓人。泽连斯基政府天天在国际上要援助,去年一年就靠西方砸进去的军援和资金勉强撑着。要是现在停战,俄罗斯很可能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是他们的,这对乌克兰来说就是彻底割肉,等于三年多来的抵抗白搭。乌克兰官方多次表态,不会接受任何让步领土的协议,因为这不光是面子问题,更是国家生存底线。想想看,国内那么多士兵阵亡,民众流离失所,政府要是签了这种东西,内部肯定乱套,政变的风险都出来了。更何况,乌克兰还指望加入欧盟和北约,要是中立化了,安全保障谁来给?欧洲盟友也说过,俄罗斯的保证靠不住,过去明斯克协议就是例子,签了没多久就黄了。所以乌克兰宁可继续打,赌西方援助不会断,至少还能拖时间,争取更多筹码。 俄罗斯那边,普京的算盘打得更精。入侵一开始的目标是快速拿下基辅,逼乌克兰中立化,顺便拆散北约东扩的势头。现在三年多过去了,这些都没全实现,但俄罗斯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东部前线推进缓慢,但稳扎稳打,最近几个月在顿涅茨克方向每天都啃下几百米阵地。经济上,西方制裁是狠,但俄罗斯转头就把石油和天然气卖给印度和中国,去年出口收入不降反升,卢布汇率稳住了。军工生产也上轨道了,坦克和导弹月产翻倍,靠着伊朗和朝鲜的补给,火力不缺。普京公开说过,和平谈判得基于当前战线,这意思就是不占到便宜不罢休。过去教训太深,明斯克协议签了,乌克兰拖着不执行,欧洲还睁只眼闭只眼,俄罗斯觉得再信一次就是傻子。现在普京赌的是,西方内部矛盾多,美国大选后援助可能松动,欧洲能源危机闹得鸡飞狗跳,继续耗就能磨出乌克兰的让步。所以俄罗斯选择硬扛,国内宣传把仗打成“保家卫国”,支持率没掉太多。 欧洲各国夹在中间,最纠结。德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三年多砸进去的援助超过一千亿欧元,坦克导弹能源补贴,全是真金白银。德国天然气从俄罗斯断供后,价格翻了好几倍,工厂减产,通胀率一度到8%以上,民众上街抗议电费贵得离谱。要是现在停战,这些钱就打水漂了,政客们回家怎么交代?选民会问,你们为啥不早点谈,非得等到经济伤筋动骨?更别说,欧洲还得防着俄罗斯的野心,要是乌克兰让步了,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波罗的海国家?北约峰会每次都喊团结,但实际执行起来,德国只给了豹2坦克的一半,法国米兰导弹也扣着不全发。欧洲想施压俄罗斯,但自己军费预算低,工业产能跟不上,离不开美国撑腰。结果就是,一边继续援助乌克兰,一边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希望俄罗斯先服软。可现实是,普京知道欧洲内部分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就亲俄,欧盟决议老卡壳。所以欧洲也只能硬着头皮耗,盼着美国多出点力。 美国这边,特朗普二度上台后,风头最劲,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得算小账。特朗普一上任就说要一个月内结束乌克兰仗,腾手对付中国贸易战。结果呢,去年10月他跟泽连斯基见面,提了冻结战线的主意,但乌克兰不干,俄罗斯更不答应。特朗普发现,仗继续打着,美国不用出大钱,欧洲北约得埋单,去年军售合同就签了上百亿,波音和洛克希德赚翻了。俄罗斯被拖住,精力分心,中国那边也得掂量着点。更妙的是,这仗让欧洲更依赖美国天然气和武器,削弱了欧盟的独立性。特朗普公开怪欧洲没对俄罗斯下狠手,还点名中国在背后给俄罗斯输血。说白了,美国乐见其成,继续当“老大”收渔利。要是真停了,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没地儿施展,国内鹰派还会骂他软蛋。所以尽管嘴上喊和平,实际援助法案照批不误,F-16战机和ATACMS导弹源源不断运过去。 其他玩家就更外围了。印度土耳其这些中立国,表面调停,实际卖油卖粮赚差价。非洲拉美国家,注意力全在粮食援助上,冲突一拖,国际会议上他们声音大点,就能多要点资源。全球军火商和能源巨头,更是笑逐颜开,订单爆棚。总的看,这仗成了利益的漩涡,谁抽身谁吃亏。乌克兰怕亡国,俄罗斯赌耐力,欧洲怕白花钱,美国怕丢霸权。这么耗下去,短期看没人赢,但各方都觉得继续打的账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