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英国BBC中文网今天(11月24日)写道:“本月因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的言论引发

英国BBC中文网今天(11月24日)写道:“本月因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的言论引发的纷争,使得‘政冷经热’有可能转变为‘政经俱冷’的新局面。中国短短几天之内,报复措施频密——暂停日本水产进口、停止牛肉进口磋商、发布旅游和留学警告。” 北海道函馆的久一水产社长饵取达彦盯着电脑上的暂停进口通知,手里的扇贝样品差点滑落——这家企业四分之一的销售额依赖中国市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折腾两年才恢复的出口,如今又成了泡影。 2024年中国大陆访日游客原本有望突破750万人次,这些游客的消费曾占外国游客总支出的五分之一以上,现在法新社报道已有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取消,《卫报》测算这可能让日本损失140亿美元。 东京股市的反应比预期更快,11月17日那天,百货、运输等旅游相关股票遭集中抛售,不少个股单日跌幅超10%,福冈港原本期待的年底10艘中国邮轮靠港计划,如今连时间表都成了未知数。 很少有人注意到,高市这番话创下了1945年日本战败后的三个“首次”——首次在正式场合将“台湾有事”与集体自卫权绑定,首次直白表露武装介入台海的意图,更是首次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明确规定双方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而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联合国决议中早有定论,高市的言论无异于亲手撕毁这些战后共识。 外务省官员私下坦言,撤回首相相关言论已无可能,修复中日关系或许需要四五年;经济产业省则在担心,中国是否会有更多领域的反制措施接踵而至。 比涉台言论更危险的是,高市早苗同时在推动修改日本“无核三原则”,试图变更“不引进核武器”的条款——要知道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这种触碰红线的举动,让不少人警惕军国主义复活的苗头。 外交部发言人早已指出,高市的言论严重伤害中日关系根基,激起中国民众公愤,“即便现在日本水产品运过来,也没人会买”。 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对这种越线行为若不回应,可能引发更多反华势力效仿,必须以实际行动划出红线;而日本经济界的慌乱更印证了这一点——经济团体联合会和商工会议所负责人接连发声,强调“日中经济密不可分”。 战后日本能快速崛起,依靠的正是和平发展路线,如今为政治私利拿台湾问题做赌注,把企业生计和民众利益当筹码,这种短视操作实在得不偿失。 从水产企业的滞销扇贝到旅游股的暴跌曲线,从机票取消数据到核政策的危险试探,这一切都在将“政经俱冷”的担忧变为现实。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碰红线者必付代价——日本会因此调整对华政策吗?这些反制又将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