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拿破仑的老对手——威灵顿公爵的战略思想

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名流世家。小时候母亲就把他送到了伊顿公学学习。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的

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名流世家。小时候母亲就把他送到了伊顿公学学习。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的母亲认为他反应迟钝,行为举止粗鲁傲慢,将来很难有大出息,于是便把他送到了法国的昂如军事学院。

学习生涯结束之后,他就回到了爱尔兰,在军队担任旗手。然而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威灵顿已逐渐成长。在他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爱尔兰总督的副官,并被选为议院议员。

24岁,获得了陆军中校军衔。1796年,到任印度,在那里历练了8岁。36岁就晋升为少将。

威灵顿的军事生涯可谓步步青云,并非他母亲当年说的那般不堪。

随后在1808—1815年的反法战争中,威灵顿被英国政府给予重任,担任英西葡盟军总司令。并且在1815年中与布吕歇尔联手,彻底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成为了当时名震欧洲的铁公爵。

并且得到了法国、沙俄、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六国授予的元帅军衔,加上英国的,成为了历史上唯一获得七国元帅的真男人。此后还担任过英国陆军总司令、外交大臣、不管部大臣等要职。

威林顿的军事生涯可谓非凡无比,在19世纪的欧洲,恐怕还真找不出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名帅。

惯用欺诈术迷惑敌人

威灵顿非常善用“兵不厌诈”,他总能够找到绝佳的隐藏位置,然后布下疑阵,扰乱对方的判断,最终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1813年维多利亚战役中,威灵顿亲率数万大军向法军发起攻击,然后命令格雷厄姆率领6万主力向北绕过崎岖的山路。正面则有威灵顿签字。正当激战正酣时,格雷厄姆从背后率军杀出,杀得法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又如在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在拉海圣阵地,威灵顿仔细勘察地形之后,在高地的反斜面有一处非常隐蔽的位置,于是他便把主力藏在了这里。而在正面战场只有一支4000人的部队,法军经过两个小时的猛烈进攻,就拿下了前沿阵地,并且振臂高呼。

当他们还沉浸在喜悦的海洋之中时,侧面突然杀出了英国的步军师,距离他们不到百米之远,一顿排山倒海的炮火猛烈袭来。上一秒还是天堂,下一秒就来到了炼狱之中。

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会使敌人陷于混乱和丧失勇气, 从而会成倍地扩大胜利。这就是威灵顿想要的结果。

善打防御战

如果说出其不意,是想要达到更好的结果。那打好防御战,就是其前提条件。“先抗击敌人的猛攻,直到敌人力量削弱,然后再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的消耗了一半的部队。”而威灵顿则是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世界上各次大会战的历史都证明,在下列情况下,即被攻击的 军队具有坚定沉着的精神,足以进行不断的抵抗,直到攻击 者的火力开始减弱、兵力行将耗尽,然后转为进攻,进行攻击,防御的战法才是最可靠的。但是,善于这样作战的军队 以至民族为数不多。 ——恩格斯

威廉顿公爵对于防御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针对于法国,他还发明了一套专属的步兵技术。这就是典型的“后坡布置”加 “散兵横队”战术:由于法军非常善于使用火炮,而威灵顿发现阵地的山坡对于火炮有非常好的限制效果,因此他往往将主力藏匿于山坡之后。并且他会在阵前主力部队面前安排一支散兵队,对法军的步兵纵队进行沿途骚扰。

1815年6月18日午后,法军再次发挥自己的火炮优势,向英军两翼发起猛烈进攻,同时拿破仑加派数万铁骑,向英军中央阵地发起冲击。

面对法军排山倒海的进攻,威灵顿也是下达了死命令:“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死守阵地。将士们,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到布吕歇尔的援助,那胜利的一方将是我们。”

威灵顿不断地用他那沉稳而又深厚的呼喊声,为将士们加油打气。同时前方的英军阵地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排成密集的方阵用排枪不断地杀伤法军,顽强的挡住了法军的六轮进攻。

拿破仑一身身经百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意志顽强的防御,拿破仑拿出最后的8个近卫军,近4000名身经百战的将士向英军阵地发起了最后一轮冲击。

眼看法军就要将中央阵地一举夺下,但是卧倒在山后的反斜面还有两个营的英军。当法军接近到只有五、六十步的时候,威灵顿瞅准时机一声令下:“近卫军,起立,准备战斗!”两个英的士兵如猛虎下、蛟龙出海。

法军见英军竟然还有有生力量,并且气势恢宏,他们一时间愣在了原地,不知如何是好。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绝望。

威灵顿见状,他骑马跑到阵地的一处山丘,脱下帽子在空中摇晃着,这是发起反击的信号。 英普联军在威灵顿公爵的号召之下,开启了全面的反扑好,而此时的拿破仑已无预备军可用,开始进入了全线溃败。

在滑铁卢一战,威灵顿公爵将他的防御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后来拿破仑也称赞道:“威灵顿公爵治军之才与我不相上下,还具有更为小心谨慎的长处。”

知己知彼

威灵顿非常善于思考,总结作战经验。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也吃过非常多的败仗,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总结其中的经验。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对于拿破仑的军事思想有着远超同时代将领的认知。他总结出拿破仑最大的用兵特点就是能够迅速调动队伍和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的弱点,这是拿破仑屡战屡胜的秘诀所在。

但与此同时,威灵顿也找到了拿破仑的弱点:拿破仑之所以可以迅速调动队伍,那是因为他采用的是轻装机型的方式,粮食问题基本就是就地解决的办法;而他的集中优势兵力,是因为敌方将领过于传统,不知灵活变通,采用的多为传统阵型。正是抓住了拿破仑的这个弱点,威灵顿创造了“后坡布置”加 “散兵横队”战术,并在滑铁卢一战大展雄风。威灵顿的成功并非偶然,面对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他并没有选择屈从与恐惧,而是将每次的失败都化为前进的动力,最终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