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就是降得慢,甚至不降反升,实在让人着急。每次拿到化验单,看到肌酐值往上蹿,肾友们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其实,肌酐升高并非无计可施。只要用对方法,完全有可能把肌酐稳下来,甚至让它逐步下降。
说白了,肌酐就是一个小毒素,把它降下来,想办法提升肾脏排毒能力就行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四个实用方法,帮你的肾脏“排毒,减负”。
一、擒贼先擒王:解决根本问题
不控制病因,单纯追求肌酐下降就像只擦地板不关水龙头,永远忙不完。肾病的病理类型很多,常见的有10几种,大致上包括三类:
基础病类型的,比如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就是根本。现在的新型降糖药,比如列净类药物,已经被证实对肾脏有明确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延缓肾功能下降。高血压肾病则平稳降压是关键。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不仅能控制血压,还能降低肾小球内部压力,减少蛋白漏出,一举两得。
免疫性类型的,比如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肾,重点要抑制异常的免疫炎症,从源头上阻止它对肾脏的攻击,清除免疫复合物,同时纠正肾小球硬化肾细胞缺血缺氧的状态。
基因遗传性类型的:多囊肾,Alport综合症,这类肾病先天基本无法改变,那后天关键是对因对症治疗是关键,多囊肾首先要解决囊肿不断扩大问题,减少肾脏内刺激,排出囊内液,减轻肾脏压力,避免肌酐高;Alport综合症症状多表现为肾炎,控制尿蛋白流失是关键。

二、疏通生命线:改善肾脏供血
肾脏是个怕“饿”的器官,充足的血液供应对它至关重要。
先要严格控制血压,最好维持在130/80mmHg以下,这样才能减轻肾脏内部的高压状态。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能够扩张肾脏微血管的药物。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中成药,在抗炎、抗凝、改善肾脏微循环方面表现出不错的效果,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对于部分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小剂量抗凝治疗,防止微血栓形成,确保肾脏血流畅通。
三、把好入口关:聪明饮食为肾脏减负
为肾脏减负,饮食吃对了,能从源头上减少代谢废物的产生,直接减轻肾脏的工作量。
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鱼、蛋、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严格控盐同样重要: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不仅能控制血压和水肿,还能间接降低肾小球内压。
同时根据你的化验结果,灵活调整嘌呤、磷、钾的摄入量,避免这些物质给肾脏带来额外负担。

四、守住安全线:避免二次伤害
保护好现有的肾功能,就是最有效的保肾之道。一些外在感染因素尽可能避免发生:
重视预防感染。冬季是流感高发期,也是肾病复发高发期,一次普通的感冒或肠道感染,都可能诱发肾病复发。平时注意保暖、讲究卫生,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别乱吃伤肾药物。一方面绝对不要使用成分不明的偏方、草药。谨慎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某些抗生素和造影剂。另一方面平时治肾病的药物剂量也要严格把控。
避免肾脏“脱水”,比如突然的腹泻、大量出汗或饮水不足时,致使肾脏血流量会急剧下降,引发急性肾衰竭。要及时补液治疗同时纠正诱发因素,改善肾脏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