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黄颡口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红苕粉晾晒季。苕粉是黄颡口镇的传统美食,能直接做苕粉块、苕粉糊,也是芋头圆、鱼面的主要材料。漫步在镇上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着红苕粉,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泽,成为初冬时节最动人的风景。

黄颡口镇制作红苕粉的传统已延续百年,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是当地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每到立冬至小雪节气前后,村民们便开启一年一度的忙碌模式:将新鲜收获的红苕清洗干净后粉碎打浆,通过竹筛过滤去除杂质(苕渣),在缸中沉淀一天一夜后,舀去上面过滤的水,换上清水漂三天,再换清水漂个三五天,漂好后均匀摊在床、簸箕上晾晒。整套工序纯手工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既锁住了红苕的天然香甜,更沉淀着浓浓的乡土情怀。“这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能省,这样做出来的苕粉才筋道、够味。”正在晾晒苕粉的村民邱婆婆说道,脸上满是自豪。
依托优质红苕粉,黄颡口镇孕育出丰富的特色美食。芋头圆Q弹爽滑、苕粉块软糯入味、鱼面鲜香劲道、苕粉圆回味无穷、苕粉糊大杂烩暖身暖心,这些传统小吃不仅是当地人日常餐桌的常客,更是春节团圆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记忆。近年来,当地不断挖掘美食文化内涵,将传统小吃标准化、品牌化,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
如今,红苕粉已从农家小院走向广阔市场,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粉”。周堡村的潘大姐今年加工了2000多斤红苕,苕粉没晒干,就被当地客户订购一空。她和丈夫又加工第二批红苕粉,发给省外一亲戚的几个朋友,大家都对这份美食赞不绝口。
在坚守手工制作核心工序的同时,黄颡口镇不断创新产品形态,开发出即食苕粉、鱼面、芋头圆等新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短视频平台上,村民晾晒苕粉,制作鱼面、芋头圆等特色美食的场景吸引大量网友关注,让黄颡口红苕粉成为“网红特产”。湖北电视台陇上频道走进花果村开展直播,吸引不少网友专程前来体验手工做鱼面、芋头圆的乐趣,感受乡村烟火气,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一缕苕粉香,串联起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黄颡口镇以百年工艺为根基,以产业创新为动力,让传统美食成为富民强镇的“金钥匙”,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这个初冬,飘香的苕粉不仅是小镇最动人的风景,更是乡村振兴路上最甜美的收获。
来源:云上阳新 特约记者 曾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