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迟迟不帮越南修高铁?这背后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越南这个国家太穷,二是十几年前中国已经在他们身上吃过大亏!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越南的高铁计划可以说是雄心勃勃,这条南北高铁全长154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贯穿越南20个省市,计划的投资总额高达670亿美元。看似一个能够促进国家经济腾飞的项目,但问题是,670亿美元对于越南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要理解这个数字,可以做个类比。假设一个月赚5000元的人突然提出要买一辆价值50万元的车,按理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67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2023年GDP的四分之一,这么高的预算让很多人都开始怀疑,这个计划到底能不能实现?另外,越南的铁路现状也并不理想。到2013年,越南的铁路总里程才3147公里,而且大多数铁路都是老旧的米轨铁路。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本支撑不了这么庞大的高铁项目。你让一个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去参加环法自行车赛,能不摔跤吗?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越南自然需要外部援助。最初,越南试图找日本合作,2016年日本提供了500亿美元的方案,但最终由于资金和地缘政治的原因,越南决定重新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到了2024年,越南提出了更加离谱的预算,达到了672亿美元,想找中国来投资、修建和提供技术支持。问题在于,越南提出的合作方案非常“理想化”,几乎是在做梦。他们希望中国提供资金修建高铁,技术要免费转让,建成后收益两国共享。这样的要求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中国的高铁技术是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和数万亿资金投入才取得的成果,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就“赠送”给别人?更让人担忧的是,越南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负责任的态度。国际间的技术转让通常都会收取高额费用,像美国出售F-35战机技术时,就要求日本支付数百亿美元的转让费用。而越南的“免费技术”要求,显得非常不现实和自大。事实上,中国对越南高铁项目保持谨慎态度,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回顾十多年前的合作经历,就能发现问题的根源。2011年,越南曾请求中国帮助修建河内吉灵至河东的轻轨项目。项目全长13.5公里,起初由中国提供贷款支持,并且中方负责施工。这本是一次双方合作的机会,结果越南方面却在执行过程中频繁变卦,导致项目一再拖延。最初约定的2015年完工时间被拖到了2021年,项目拖延的原因之一,是越南方面的征地工作进展缓慢,经常出现公众抗议,导致工期一再延后。更糟糕的是,越南政府突然要求将原本由中国控股的项目改成由越南方主导,最终中国企业只能作为承包商来进行建设。这种变卦和管理混乱,让中国企业感到极度失望。即便项目最终投入运营,运营效果也远远不如预期。越南方面认为票价过高,客流量不足,甚至拒绝按时偿还贷款利息。这使得中国的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中国政府对未来的合作变得更加谨慎。除了合作态度,越南的经济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越南虽然在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但其外汇储备依然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尼。根据统计,越南的外汇储备甚至连印尼的一小部分都不到,而印尼正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之一。如此低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越南几乎无法独立承担如此庞大的高铁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就算越南向中国借款,如何偿还这些贷款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外汇储备支撑,那么越南要如何付清这些巨额债务呢?用大米和香蕉来抵账吗?正是因为过往的经验教训,以及越南的财政状况,中国对参与越南高铁项目保持谨慎态度。一个连13公里的轻轨项目都能搞砸的国家,怎么能够承受得起修建一条15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高铁项目不仅仅是一个资金问题,它涉及到大量的地质勘探、隧道建设、桥梁搭建、信号系统和运营管理等复杂环节。如果每个环节都出问题,那么巨额的损失将不可避免。而且,如果合作方不能按时履行约定、拖延项目进度,最终受损的只会是参与方,尤其是中国企业。不过,越南并没有放弃,而是尝试调整自己的策略。2025年,越南计划开始修建“老街—河内—海防”的标轨铁路项目,总投资为84亿美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越南没有提出技术转让的要求,而是实实在在地寻求中国提供贷款支持。这一次,越南没有再提空口许诺,而是希望通过更为现实的方式获得资金和支持。中国政府也对这一变化表示关注,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越南相关部门签署了包括铁路合作在内的多项合作文件。这表明,中国对于与越南的合作持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但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