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相信很多人都告诉自己不要去想了,甚至去反驳这个念头,还有的人会越来越焦虑,根本停不下来。
那么你发现没,我们越是去“战斗”,焦虑的念头越是停不下来?
强迫的朋友,当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来临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一样?比如强迫洗手的朋友在想洗手的时候,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洗了,忍一忍吧,最后还是会去洗手,如果一开始让自己洗手,依旧停不下来,好像怎么做都是无效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直面焦虑强迫,不对,避其锋芒,也不对。
今天我就要分享一个很变态但是可以治好焦虑强迫的偏方给大家。
为什么说有点变态呢,因为它听起来特别简单,好像很不靠谱,但内里却大有乾坤,不信的话你也来试试吧。

01
焦虑强迫的本质:念头的纠缠
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你正走在一条林荫大道上,有一片叶子突然粘在你的衣服上了。如果你不在意,可能这片树叶很快自己就掉了。如果你觉得很烦躁,一定要立刻马上把它拍掉,那你可能会把衣服弄皱或者是把叶子弄碎,更有甚者,这片叶子掉了,还有下一片叶子,好像被叶子缠上了。
实际上,叶子就像我们焦虑强迫的念头。我们直面它,那种迫切想把它弄掉的举动,可以用认知融合这个概念来解释。认知融合是指:人们的行为受语言法则和思维内容过度控制的倾向,简单来说就是把那个念头当成了必须立刻处理的命令,从而和念头纠缠在一起。
焦虑也是这样,我们越是恐惧焦虑,杂念越是纷飞,恐惧反而给焦虑提供了养分,它们变得更加嚣张。
每一次通过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都在告诉我们的大脑:这个念头太可怕了,只有通过反复做这个行为才能化解。久而久之,就陷入了恶循环,恐惧焦虑强迫也被喂大了。
02
“变态”偏方的具体实践
这个“变态”偏方就是亦止法,我们只需要对我们听到、看到、感觉到、闻到等一切心理活动进行简单描述,并且在后面加上“亦是如此”。
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来做几个示范:
(1)当“我担心门没锁好”时,很多强迫的人会在脑子里跟自己的念头辩论“我锁了,我明明记得我锁了”或者马不停蹄回家检查。 那么,用“亦止法”来练习,我们可以做:“我担心门没锁好,亦是如此......”然后这个念头还是反复,就继续练习“亦止法”:“我依旧担心门没锁,亦是如此;我还是很担心门没锁,亦是如此.......”
(2)当焦虑的情绪来临时,很多人会觉得天塌了,忍不住想“完了完了,我又开始焦虑了,我真的是要崩溃了”,实际上,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亦止法”来帮助我们:“我感到非常焦虑,亦是如此;我现在很心慌,亦是如此;我甚至感觉到手心在出汗,亦是如此......”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惑,“亦止法”是不是在转移注意力或者压抑我们的念头,甚至是感觉什么也没做呢?
其实不然,这个方法只是在让我们保持觉知,帮助我们把念头和我们分离,从头到尾做一个观察者。

03
为什么这个“偏方”能治好焦虑强迫
实际上,这个“偏方”的变态和厉害之处正是在于它的“无为”,看起来好像只是像复读机一样复述,什么也没做,可是正是什么都没做才能击中焦虑强迫的命门。
首先,“亦止法”实际上是契合暴露疗法的,它有把焦虑强迫主动暴露出来,但是却没有被念头牵着鼻子走,没有进行强迫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进阶。
其次,“亦止法”把我们和念头分离,这种认知解离,就是一种切割:让我们从和念头纠缠的人变成一个观察者,我们仅仅是觉察到了自己的起心动念,却没有继续和念头搅合在一起。就像你知道这片“叶子”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却知道这片叶子不是你。
最后,“亦止法”还能减少供给强迫行为的养分,因为当强迫思维如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我们只是对此进行了标记,慢慢地我们的大脑就知道,原来当强迫念头来了的时候,即使我们没有做什么,天也不会塌,焦虑也是如此。强迫和焦虑的恶性循环因为插入了一个观察者而被打断。
所以,“亦止法”的变态却强大的妙处就在这里。
(相关练习推荐大家可以看看《情绪自救》和《战胜强迫症》这两本书)

04
最后的话:我“看见”了你,亦是如此
“亦止法”需要我们坚持去做,因为它不是即刻见效的神丹妙药,而且可能在初期还会出现念头或者情绪反扑,这都是正常的,请你一定要像一台复读机一样锲而不舍地对你所有的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并且在后面加上“亦是如此”。
下次,当你感觉焦虑时,不妨试试在心里说:“我看到你了,亦是如此”。
正如此时此刻,我看到你了,亦是如此;谢谢你用心看完此文,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