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蒋介石一夜9次电令他撤退,他却抗命和冈村宁次决战,杀敌11万

说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将领,薛岳绝对是个绕不开的狠角色。这位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的将军,在长沙会战中,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

说起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将领,薛岳绝对是个绕不开的狠角色。这位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的将军,在长沙会战中,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捏把汗的事——蒋介石一夜之间连发9道电令催他撤退,他居然抗命不遵,硬是要和日本名将冈村宁次死磕到底。

1939年9月,武汉失守后的长江流域阴云密布。日军名将冈村宁次集结18万精锐,直指中南重镇长沙。一封封急电从重庆发往第九战区司令部,蒋介石在24小时内连发9道命令——内容惊人一致:立即撤退,保存实力。

但司令长官薛岳站在军事地图前纹丝不动。他以“长沙几十万百姓将暴露于日军屠刀下”为由,选择死战。

当时许多将领对薛岳的选择大惑不解。自淞沪会战以来,国军屡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为何偏要在长沙与日军决战?

薛岳看得更远:长沙若失,西南大后方门户洞开,最后的抗战基地将直接暴露在日军铁蹄下。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发现冈村宁次部队在酷暑中长途奔袭,已成强弩之末。此刻后撤,无异于将半个中国拱手相让。

这位粤军出身的将领做出了人生最大胆的决定:抗命坚守。他连夜调集30个师约24万兵力,在湘北大地布下绝杀之阵。

薛岳的制胜法宝,是他独创的“天炉战法”。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战术,实则是诱敌深入与运动战的完美结合。

战法分为三步:第一步“诱敌”:前线部队节节抵抗,将日军主力引入预设战场;第二步“熔炉”:在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构筑主阵地,像熔炉般消耗敌军;第三步“合围”:精锐部队从东西两侧山地突然杀出,完成致命合围。

9月23日,日军第六师团果然中计,孤军深入至长沙郊外。就在他们以为胜利在望时,隐藏在山林中的20个师突然同时出击。炮弹如雨点般倾泻,日军战线被切成数段。

这场持续多年的三次大会战,创造了抗战史上的奇迹:日军阵亡超过11万人,相当于参战兵力的六成。缴获枪支弹药堆积如山,击毁坦克、装甲车百余辆。长沙第一大战战败后,冈村宁次不得不承认“遭遇了开战以来最惨重失败”。

更重要的是,薛岳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一次大会战后,日军又两次进犯长沙,均被薛岳用同样战术击退。这座英雄之城,成为抗战时期坚守时间最长的战略要塞。

回过头看,薛岳抗命死守长沙,不是一时冲动。作为一名从辛亥革命就开始戎马生涯的老将,他太清楚长沙的战略地位了,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若当时薛岳选择撤退,抗战局势或将彻底改变。正是这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担当,这种因地制宜的创新战术,在民族存亡关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在抗日战争的史册上,像薛岳这样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将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