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了吗?小李刚毕业就提了辆奔驰,还在市中心付了公寓首付!”
毕业季的大学校园里,这条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夜之间传遍了外语学院的各个角落。原本在人群中不算扎眼的小李,突然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只不过讨论里多半带着些暧昧又复杂的揣测。
“她家庭条件不是一般吗?哪来这么多钱?”
“我记得她大二就开始‘做兼职’,经常出入高档小区,当时就觉得不对劲……”
甚至连曾经很欣赏她的系主任,得知消息后都忍不住叹气:“多好的姑娘,专业课次次第一,怎么就走了捷径呢?”
这些议论像细密的针,扎得小李有些难受。但她没急着辩解,只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刚开业的英语培训班里——门口的“晴语英语”招牌刚挂好,还带着新鲜的油漆味。
故事的开端,其实和“捷径”毫无关系。
小李来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供她读大学已经拼尽全力。大一下学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也为了锻炼口语,她在正规兼职平台注册了信息,主打“沉浸式英语口语陪练”。她的优势很明显:专业功底扎实,发音标准,还能根据不同需求定制练习方案。
接单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大家口中的“富二代”。对方当时面临出国申请,雅思口语屡次卡分,急得团团转。他的家人帮他筛选了十几个兼职陪练,最后留下了小李——不是因为她报价低,而是试课的时候,她能精准指出他的发音漏洞,还结合他喜欢的篮球话题设计对话,让原本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
“一开始就是纯粹的合作关系。”小李说,“他基础差,我就每天雷打不动陪他练两小时,从日常对话到学术演讲,逐字逐句抠细节。他备考压力大,我还会整理高频话题素材,熬夜帮他修改个人陈述的英文版本。”
这份“服务”一做就是两年。对方从一开始连简单对话都磕磕绊绊,到最后雅思口语考了7.5分,顺利拿到英国名校的offer。而小李也凭借专业、负责的态度,不仅收获了丰厚的报酬,还得到了对方一家的认可——对方的妈妈主动提出,要给她介绍更多有英语学习需求的客户,甚至愿意投资她创业。
“我婉拒了投资,毕竟创业得靠自己。但他们介绍的客户,成了我培训班的第一批生源。”小李笑着说。
误会的解开,源于一次班级聚餐。席间有人半开玩笑地问起她的“致富经”,语气里带着试探。小李没回避,拿出手机翻出了两年间的工作记录:密密麻麻的备课笔记照片、和对方的练习打卡记录、客户的好评反馈,还有纳税证明。
“他是我的客户,不是什么‘金主’。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靠张嘴练出来的,是熬夜备出来的。”她的声音不大,但很坚定,“大二到毕业,我没睡过一个懒觉,周末要么在陪练,要么在备课时,连寒暑假都在啃专业书籍提升自己。”
在场的人都沉默了。曾经议论最凶的一名女生,红着脸站起来道歉:“小李,对不起,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你真的太厉害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聚餐结束后,有五个同学主动找到小李,提出想加入她的培训班。“我们不如你专业,但可以做行政、做招生,跟着你干,比挤破头找实习有意义多了!”
现在的“小团体”,已经有了十名核心成员,生源源源不断。曾经的误会,如今都变成了敬佩。那位系主任特意去培训班看望她,握着她的手说:“是我错怪你了,你用专业和努力证明了自己,比任何捷径都走得稳。”
在这个总有人想走捷径的时代,小李的故事像一股清流。她用两年的时间证明:所谓的“逆袭”,从来不是靠运气或依附他人,而是把自身的技能打磨成利器,用时间和汗水浇灌出果实。
那些看似突如其来的成功,不过是厚积薄发的必然。就像小李在培训班的墙上写的那句话:“你的能力,才是最可靠的财富。”
如果你也有一技之长,别让它闲置。找准方向,用心打磨,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你人生的底气。